课件编号12069250

4.1 程序设计语言的基础知识 教学设计 2021—-2022学年粤教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

日期:2024-06-26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98次 大小:1575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必修,信息技术,高中,2019,教版,学年
  • cover
《4.1 程序设计语言的基础知识》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节选自粤教版高中信息技术教科书必修一《数据与计算》的第四章第一小节,主要知识点包括“Python的常量与变量”、“Python的数据类型”、“Python的运算符与表达式”、“Python的函数”。 在知识结构上,前面第三章已经学习过“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方法,且已学习了“设计算法”环节中的“算法及其描述”,本节课作为“编写程序”的基础理论知识,是上一节课学习内容的延续与方法实现。其次,接下来教材中“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的学习与编程实现又需要本节课内容作为基础知识补充,且为以后同学们了解其他编程语言打下基础,是一节承上启下的关键性课程。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学习对象为高中一年级学生。 首先,经过第三章的学习,同学们已经了解到“编写程序”是计算机解决问题的第三个步骤,并且已经能够做到初步分析问题,选用适合的描述方法呈现自己的算法,为接下来编写程序打下基础。 其次,同学们在小学、初中阶段已经接触过基础的图形化编程软件(如编程猫等等),对程序设计语言中的常量、变量、运算符、表达式等都有了比较模糊的认识,有利于大家掌握本节课所介绍的Python语言的相关基础知识。 最后,同学们对编程设计普遍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且本节作为图形化编辑方式向结构化编辑方式的过渡课程,对同学们具有较大的吸引力。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Python语言中常量与变量的数学意义;(信息意识) 2.熟悉Python语言中常见的数据类型;(信息意识) 3.理解运算符与表达式的含义和用法,能够运用Python的运算符处理数据计算;(信息意识、计算思维) 4.知道Python语言中常见函数的用法。(信息意识、计算思维) (二)过程与方法 1.针对特定的问题,能够运用合适的数字化工具进行信息处理。(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2.依据解决问题的需要设计算法,采用流程图的方式描述算法,掌握一种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知识,能够编写简单程序用以解决问题。(计算思维)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主动关注信息技术工具发展中的新动向和新趋势,有意识地使用新技术处理信息。(信息意识) 2.积极关注程序设计语言的发展现状与趋势,了解国内计算机编程相关行业的发展现状与前景,了解国家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高新技术产业相关领域的政策法规,积极思考自己如何为国家未来的科技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信息意识、信息社会责任) 四、学习重、难点 (一)学习重点 1.理解变量的数学意义; 2. 理解运算符与表达式的含义和用法,能够运用Python的运算符处理数据计算 (二)学习难点 1. 理解变量的数学意义; 2. 知道Python语言中常见函数的用法。 五、教学资源 《认识Python》微课、自制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链接旧知,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1.回顾第三章所学的“编写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指出设计算法后要编写程序,引出“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 2.提出问题“每一种高级语言都由其固定的语法规则,我们为什么要学习Python语言呢?”,利用微课《认识Python》,介绍Python语言的诞生、功能和应用。 3.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课前对学生提出学习要求。 【设计意图】 首先,依据“编写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为主线,引导学生回顾已经掌握的知识,点出新旧知识之间的关联与冲突,借助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开展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其次,利用微课介绍Python语言的诞生、功能和应用,已学生喜爱的形式讲解高度概括的知识点,提高课堂效率。 (二)凝练知识点,讲授与案例结合,突破重难点 【教师活动】 1.教师从Python的常量与变量、Python的数据类型、Python的运算符与表达式、Python的函数共四方面介绍Python程序语言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