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2069275

3.1信息系统与外部世界的连接方式 教学设计 2021—-2022学年粤教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2

日期:2025-04-21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58次 大小:40316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学年,必修,信息技术,高中,2019,教版
  • cover
课题:3.1信息系统与外部世界的连接方式 (一)内容选自 粤教版必修2《信息系统与社会》第三章《信息系统的网络组建》第1节。 (二)课程联系 本课通过共享单车的使用项目,创设活动情境,组织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分析物联网应用实例,知道信息系统与外部世界的连接方式,了解常见的传感与控制机制。将带领学生学习“信息系统与外部世界的连接方式”的教学内容,也为后面计算机网络等内容更深入的学习做好铺垫,同时也为选择性必修模块《网络基础》的学习做好预备知识的准备。 (三)本节对应课标的内容要求 通过分析物联网应用实例,知道信息系统与外部世界的连接方式,了解常见的传感与控制机制。 (四)本节课学业要求 (1)知道信息系统与外部世界的连接方式(计算思维) (2)了解常见的传感与控制机制(计算思维) (3)能合理利用数字化工具及资源了解具体信息系统(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一)授课年级 高一年级 (二)学生知识情况 学生在第二章已经学习了信息系统的组成与功能,能够理解计算机、移动终端在信息系统中的作用,会描述计算机和移动终端的基本工作原理。学生在之前也学习过计算机的组成以及网络的基础知识,但对计算机的工作原理、网络的功能以及组建无线网络等知识还不够系统和全面。现实生活中,学生对信息系统并不陌生且有一定的使用经验,但对信息系统与外部的连接方式没有系统的概念,同样学生对物联网有些接触和了解,但对物联网的工作原理以及物联网中器件的工作机制还不太了解。 (三)学生综合情况 对信息技术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又不喜欢枯燥乏味的单调讲解。他们对新事物能够主动思考,乐于探究,积极尝试。 以下是本节课内容涉及到的核心素养: (一)计算思维 能提取问题的基本特征,进行抽象处理,并用形式化的方法表述问题。 (二)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针对特定的学习任务,运用一定的数字化学习策略管理学习过程与资源。 (三)信息社会责任 在信息活动中,具有信息安全意识,尊重和保护个人及他人隐私。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信息系统与外部世界连接方式的发展变化; 2、理解物联网的概念及其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共享单车实例了解物联网信息系统的传感与控制机制; 2、能够从功能、设备、技术等方面,描述自己选定项目的信息系统的需求。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自觉安全、守法地应用各类信息系统; 2、在物联网系统应用过程中,能判断可能存在的信息泄露等安全风险。 (一)教学重点 (1)信息系统与外部世界的连接方式; (2)传感与控制机制的应用; (二)教学难点 物联网的结构与技术应用; (一)教法:启发式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教学法 (新课改强调知识的建构/贴近生活的实例更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二)学法:自主学习、学思结合、合作与探究相结合 (新课改强调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 (一)教师准备 (1)下载本节课所需的配套视频、图片等文件; (2)根据学生信息素养情况,提前做好均衡搭配分组安排; (3)做好本节课的导学案,为学生探究学习做好指引; (二)学生准备 结合课本提前预习。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情境导入 引出课题 (4分钟) (1)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网络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从电子邮件到即时通信,从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到万维网(WWW)技术引发的信息爆炸,再到今天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互联网已经不仅仅是一项通信技术,它成就了人类史上最庞大的信息世界。 随着技术的发展,移动互联网应用的越来越广泛,覆盖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当今,互联网已经不仅仅是一项通信技术,它成就了人类历史上最庞大的信息世界。 (2)引出本节课课题-信息系统与外部世界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