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2079800

浙美版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3课 美丽的丝巾(表格式)

日期:2025-05-13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9次 大小:1764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美版,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3课
  • cover
课题 美丽的丝巾 教学目标 1.了解丝巾美的特点及其装饰作用,了解折染的基础知识。 2.在体验折染的过程中,感受色彩晕染之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3.提倡学生自主探究,用创新的方法给“丝”巾染色,培养学生美化生活的能力。 教学重点 重点 学习“丝”巾染色的多种方法。 难点 “丝”巾染色方法的多样性。 教学方法(学法) 讲授法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宣纸、颜料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一、导入新课 1.教师活动:提问:“同学们,你们平时喜欢看电视吗?” 2.教师活动:播放视频, 提问:“请同学们仔细观看视频,想想视频中的主角是谁?” 3.板书课题:美丽的丝巾。 二、新授 1.想一想:这些丝巾为什么这么美? 2.这些丝巾是怎么做的? 3.对、是染出来的。说到染,这是我国的一种传统民间手工印染工艺,至今已有千年的历史了。在我国的云南省西部,大理白族自治州居住的白族人民,就特别喜欢这种印染工艺,他们的扎染作品图案优美,色彩亮丽。说起扎染还有一个小故事呢?据说,很久以前,有个人不小心将衣服的一部分弄上了颜色,开始他很懊恼,后来发现被染的部分很好看,便开始了多种多样的染色方法的试验,终于在试验中发明了扎染。往往不经意的一点,只要你善于发现和研究,你就有可能成为发明者。(播放多媒体资料) 4.尝试折 这些染纸图案纹样复杂、色彩亮丽、图案优美,但制作起来非常简单,只要大家掌握好它的特点,就很容易染出来。 (1)观察认识: 师:拿出一张事先折好的米字格纸,打开来,让学生观察是什么形状,再演示米字格折法(二次对折、三次折、对角折),出示折纸方法示意图。 师:为了染出的图形均匀,用一只大铁夹夹紧,再用手挤,捏挤的作用是节省颜料,并能染得透。老师把三角形的每个角分别浸入颜色之中,这叫没染法。用毛笔点上去,叫做点染法。在染过色的地方蘸上水或酒精,并立即用抹布或吸水纸吸去多余的颜色,叫冲染法。还有一种和它相反的方法,即在淡色的地方再染上颜色,叫浓破淡法。每张纸注意留出部分细小的地方不染色,形成空白,画面就更好看。 (在演示中,突出折叠方法和几种染制方法这一重点,在后面的练习中将突破“留白”这一难点) (2)尝试理解: 师请同学拿出一张纸, 刚才老师是怎样折米字格的 生:二次对折,三次折、对角折。师:对。 现在我们折的这种米字格是染纸中最常见的一种折叠方式,另外还有田字格、辐射法、折扇法、任意法及揉纸法、卷云法等,大家还可以动脑筋想出其他的折法。不同的折法染出的效果也不同。 在学生折纸的过程中,发挥其创造力,进步调动学生求异 创新的主动性。在学习染纸之前,教师带领学生回忆其过程和染法,同时板书:折、染、展开,染法:冲染、没染、浓破淡 尝试练习 生动手操作 师:同学们刚才染的都是只有一种颜色,这样叫做单色染法。 师:我们还可以在同一张作品中染 上两重或两种以上的颜色,使画面更加细丽多彩,这样叫做双色或多色染法。(师一边演水一边讲解) 《在端过单色之后再学习多色染法这样的过波学生易了接受难度也降低了 三、生练习,师巡回辅导 同学们你们想染制这么漂亮的丝巾吗 (生回答) 那就赶快动手吧 在学生染纸时,提醒学生注意染色的位置、面积的大小、和色彩的搭配。 四、作业展示: (1)生大胆展示、介绍自己的作品。 (2)展:自己制作的“丝”中可以用来做什么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普通的材料凭借我们的想象和灵巧的手,变成了如此精美的作品,美就在我们的手中,我相信,你们一定能染出更多更美的作品,让我们用双手来美化生活,打扮世界吧! 教学后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