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岭南美术-出卷网- 四年级下册 第7课《自行车和摩托车》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自行车和摩托车》 教材版本 岭南美术-出卷网- 学习领域 设计·应用 年级 四年级 教学时间 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是第三单元“神气小画家”的第一课,定为“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本课教材分为了三部分,一是现实中的自行车和摩托车;二是学生作品中的自行车和摩托车;三是想象画中的自行车和摩托车。课本展示了款的自行车和摩托车,通过不同的款式的车型引起学生生活中的回忆和学习兴趣。而课本展示的学生写生作品,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与表现自行车和摩托车。课本还提供未来的自行车与摩托车的图片中,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创造和表现、设计的引导,让学生感受科技的力量与美,体会创造、设计的意义,培养创造力、想象力与绘画表现力。 结合个人STEM课题研究,把本课第一课时改为“设计·应用”学习领域,设计自行车。通过观察自行车的结构特征,并创设小小设计师的角色,欣赏更多的设计理念,激励学生主动学习、探究、展示、评价。帮助学生理解美术设计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表现美的良好习惯,培养他们具有创造精神,热爱生活的情感。 学习者 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善于观察身边的事物,他们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通过本学期第二单元的学习,对写生有初步的认识,能用简单的形状分析物体的结构,能较好地用线描的方法表现物体的立体造型。用画笔大胆地围绕身边的事物进行设计,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作品内容表现丰富,富有生活情趣。 教学策略 1、激趣导入 视频引入课堂,让同学们在课前观看自行车零件组合的创意视频,了解自行车零件的功能。 2、自主探究 通过观察自行车模型、欣赏自行车的发展史,让学生自主探究自行车的结构与功能设计。 3、引导创想 欣赏设计师的作品图片与视频,结合科技的发展,让学生大胆创想,设计未来的自行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自行车的基础结构和细节特征,用线描的方法,结合科技设计未来的自行车。 过程与方法:能观察和发现生活中不同的自行车,了解不同的结构、特征与美感,结合科学知识进行设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探究与感受自行车的结构特征与美感,培养学生养成观察的习惯和乐于思考、敢于想象的创造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自行车的结构和特征,用线描的方法结合科技创想,设计未来的自行车。 教学难点 注意表现不同的自行车各部分的结构细节,大胆结合科技进行设计。 教学资源 自行车仿真模型、学具、学案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预设目标 激趣导入 1.激趣。(视频) 2.揭示课题。 那我们一起学习第7课《自行车和摩托车》。 板书课题。 1.感受自行车零件带来的乐趣。 2.了解本节课学习目标。 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及兴趣。 认识探究 1.请同学们翻开书本18页第7课《自行车与摩托车》看图并思考。 视频:展示自行车的发展史。 2.引导观察,学会用基本型表现自行车在不同角度下的变化。 3.引导观察对比传统与现代自行车的不同功能特点。 1.欣赏书本内容,观看视频了解自行车的发展史。 2.学会用基本型画出自行车。 3.对比传统与现代自行车不同的功能特点,学会变化。 1.了解自行车发展史,学会用基本型画出自行车. 2.培养学生观察力。 3.了解自行车功能变化。 深入探究 1.观察自行车模型 小组讨论,自主探究不同自行车不同的功能特点。 小练习:尝试使用基本型状画出自行车模型。 小组汇报,教师小结。 2.展示古代、现代设计师的设计作品(图片、视频) 引导学生大胆创想,结合科技,设计未来的自行车。 1.观察模型,探究自行车的功能变化。 2.欣赏设计师的创意设计,结合科技大胆想象。 1.大胆说出自己说见所想。 2.欣赏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