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091242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3.1加法交换律 北京版

日期:2024-06-05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7次 大小:1874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加法,交换
  • cover
加法交换律 教学目标:1、对加法交换律有一个整体的感知 经历交换律形成的演绎归纳过程。 感知基本的逻辑关系。 教学重点:理解加法交换律,形成基本的逻辑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演绎推理的过程。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1、这里有一个盒子(摇一摇),我说这里面装的球并且都是黄色的,你们相信吗吗?(请人回答) 预设1:相信! 师:我怎么向你证明? 预设2:不相信! 师:我该怎么证明我是对的? 生答:拿出来看一下。 拿多少?(全部拿出来) 师:全部拿出来是黄色就对了?如果有一个白球呢? 师:老师觉得你们非常了不起,能够自己想办法来证明一句话的对错。 好,我们现在开始上课。 导入 师: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学过找规律,我知道了数字中存在规律。其实加减乘除运算中也存在规律。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运算中的规律。(板书:探究运算规律) 新授 (一)得出猜想 1、师:这儿有一个“交换机器”,可以随便选择一个符号。选哪一个?再选择两个数字,变出了几个算式?这两个算式有什么不一样?它不光会交换两个数的位置,还能判断两个算式是否相等。 2、师:写了几个后问:你觉得会相等吗?你们都说对了,是有什么发现吗? 预设1:加法结果都一样 师:我们是不是可以做一个这样的猜想? 对应摆出来: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师:减法你有类似的猜想吗? 预设2:减法结果不一样 对应摆出来:交换被减数和减数的位置,差会改变。 预设3:乘法结果一样 对应摆出来: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积不变。 预设4:除法的结果不一样 对应摆出来:交换被除数和除数的位置,商会变。 5、师:现在这儿有四个猜想,这四个猜想在我们的四种运算中真的都成立吗?和你的同桌讨论一下。 (二)用反例剔除减法运算和除法运算。 师:有没有你觉得不成立的猜想? 预设一:第二个猜想不成立。 师:你认为不成立的理由是什么?预设(找到反例)。 师:这位同学的意思是如果是对的那就必须所有的减法运算都符合,只要有一个不符合就说这个猜想不对。你们也同意他的看法吗?(同意) 预设二:第四个猜想不成立。 师:你认为不成立的理由是什么?预设(找到反例)。 师:哦,你找到反例了。 师:通过刚刚你们的举反例,我们发现在减法运算和除法运算中,交换两个数的位置结果有时候会变,有时候不会变,没有一个固定的规律,所以今天我们不深入研究。 论证加法交换律。 师:还剩两个猜想,你们觉得成立吗? 师:那我们先来看第一句。既然同意那你们一定能写出很多符合这个规律的算式,给大家两分钟时间写一写。 汇报:谁来说一个你找到的例子?(请四位同学说)他们找到的算式都符合这个猜想吗?那你们写的都符合吗?预设(符合)我们全班找到的例子放在一起已经很多很多了。但是要说明这个猜想对必须所有加法算式都符合。你们找到所以加法算式了吗?(没有)那继续写吧。(写不完)怎么找不完?那你就不能说它对啊。 师:现在尴尬了,我们想说它对,却又找不完所有的例子。那不妨我们换个角度想一想,看能不能找到一个反例?只要找到一个我们就能说明它错。快试试看。(找不到)。是找不到呢?还是根本就不存在呢?(不存在)说理由。 师:你们都说得很好,我把你们的想法整理了一下,一起来看。 师:PPT上的具体例子。 例一:图形,师:谁来列算式。两边会相等吗?为什么?(因为它们都是算的这些正方形) 例二:线段,师:谁来。两边相等吗?为什么?(它们都表示这条线段的总长度) 例三:数字,师:一起说。相等吗?因为它们都表示的是这两个数的和。 例四:字母,师:这里A可以是几?(可以是3/5/8、可以是任何一个数。)B也是的。既然A和B可以是任意数,那我们就可以说所有的加法算式中都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所以这个猜想是对的。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