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095868

第7讲 明清——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进一步巩固 学案—2022年高考历史主干梳理及考点汇编(统编新教材)

日期:2024-06-03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42次 大小:4948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历史,教材,新教材,统编,汇编,考点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7讲 明清———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进一步巩固 主干梳理: 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一)明朝 1.明朝的建立 (1)1351年,元朝爆发农民起义;后来,起义将领朱元璋势力逐渐强大,统一了南方大部分地区。 (2)1368年朱元璋称帝,定都应天府,国号大明。朱元璋就是明太祖。 (3)1368年,明军攻占大都,推翻了元朝。 2.郑和下西洋 (1)目的:“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2)有利条件 ①明朝前期政治稳定、国力的强盛。 ②统治者支持。 ③航海技术、造船技术的发达。 ④郑和个人能力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3)概况:15世纪前期,郑和率领船队先后7次远航海外,访问了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4)评价 ①打通了“中国通往南洋的海上交通”为华侨迁徙南洋和开发南洋创造了条件。 ②加强了明朝与南洋、西洋诸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推动了南洋各地的社会进步。 ③明王朝显示了国力,扩大了明朝在南洋、西洋的影响,提高了中国的国家威望和国际地位。 ④郑和船队所进行的朝贡贸易,满足了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的需求,但也给明朝带来较大的财政负担。 3.打击倭患 (1)原因 ①元末时期日本海盗利用中国政局动荡侵扰中国东部沿海。 ②明初的海禁造成沿海的居民生活困难,走私猖獗。 (2)表现:东南民间海上走私活动猖獗,与倭寇混杂,出没沿海,烧杀抢掠,造成巨大破坏。 (3)对策 ①武力平定:明廷派遣大将戚继光等人平倭。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在浙江台州九战九捷;在福建、广州与抗倭将领俞大猷合作,连续重创倭寇。 ②政府政策:逐渐放松对私人海上贸易的限制。 4.内陆边疆关系 (1)北方———与蒙古关系 ①明朝重修长城,防范鞑靼、瓦剌南下。 ②瓦剌曾在一次战役中俘虏了明英宗。 ③1571年,鞑靼首领俺答汗与明朝议和,接受明朝册封,双方互市,直到明末基本上维持了和平局面。 (2)西南———与西藏关系 ①藏族地区在明朝时称为乌思藏,明廷册封当地的僧俗首领法王、王等称号。 ②在当地设立行都指挥使司等机构管理西藏军民事务,任用藏族上层人士进行管理。 (3)东北———与女真族关系:明朝前期,设立奴儿干都司,并对女真各部落首领封授官号。 (二)清朝 1.清朝建立 (1)16、17世纪之交,女真建州部首领努尔哈赤逐渐统一女真各部。 (2)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汗,国号大金,并对明朝展开进攻。 (3)1636年,皇太极在盛京称帝,改国号为大清。 2.明清易代 (1)在清朝崛起之际,明朝政治黑暗,天灾不断,农民起义频发,统治摇摇欲坠。 (2)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随即攻占北京,明思宗自缢,明朝灭亡。 (3)清朝摄政王多尔衮统军进入山海关,打败李自成,迁都北京。 (4)经过20多年的战斗,清军将农民军余部和南方的明朝残余势力逐一击败,确立了在全国的统治。 3.康乾盛世 (1)时间:清朝皇帝康熙、雍正、乾隆在位期间,出现100多年的鼎盛局面。 (2)表现:政局稳定,经济繁荣,疆域开拓并巩固。 4.疆域的奠定 (1)东南版图的奠定———台湾的收复和统一 ①1662年,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②1683年,清军渡海远征,郑氏后裔投降。1684年,清朝在台湾设府,隶属福建省。 (2)东北版图的奠定———签订《尼布楚条约》 ①背景:17世纪中叶,沙皇俄国的势力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 ②过程:康熙前期,清军围攻侵占雅克萨的俄军,迫使沙俄同意进行谈判。 ③结果:1689年,两国签订《尼布楚条约》,确定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 (3)北方版图的奠定———平定蒙古 ①背景:明朝末年,鞑靼分为漠南蒙古和漠北蒙古,瓦剌被称为漠西蒙古。清朝入关前,打败并收降漠南蒙古,漠北和漠西蒙古也遣使朝贡。17世纪后期,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