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095901

第29讲 20世纪下半叶以来国际格局的演变与世界发展的趋势 学案—2022年高考历史主干梳理及考点汇编(统编新教材)

日期:2024-06-24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20次 大小:19803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高考,教材,新教材,统编,汇编,考点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9讲 20世纪下半叶以来国际格局的演变与世界发展的趋势 一、20世纪下半叶以来国际格局的演变 1.冷战与两极格局的形成 (1)冷战形成原因 ①二战结束后,美苏失去了战时同盟的基础。 ②雅尔塔体制的确立提供了基本的框架。 ③二战后,美苏力量增强,西欧衰落。 ④美苏在国家战略、国家利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上的冲突。 (2)冷战的形成过程 ①序幕:1946年,丘吉尔“铁幕演说”。 ②政治:杜鲁门主义vs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a.杜鲁门主义:1947年3月,美国,标志着冷战的开始。 b.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1947年9月,苏联与东欧国家。 ③经济:马歇尔计划vs经济互助委员会。 a.马歇尔计划:1948年,美国援助欧洲经济的计划。 b.经济互助委员会:1949年1月,苏联与保、匈、波、罗、捷等组建。 ④军事:北约和华约。 1949年4月,美国主导成立“北约”;1955年,苏联主导成立“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形成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⑤地缘政治:第一次柏林危机导致1949年德国分裂。 2.冷战的发展与多极力量的成长 (1)冷战的发展 ①第二次柏林危机:围绕西柏林问题美苏之间发生的第二次冲突事件。 ②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10月苏联在古巴建立导弹基地,引起苏、美两国在加勒比海地区的尖锐冲突。 (2)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①表现 a.资本主义阵营三足鼎立:1967年欧洲共同体的成立,20世纪60年代日本经济的“起飞”,表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逐渐分化。 b.社会主义阵营瓦解:东欧国家反对苏联控制的斗争,中苏关系的破裂,表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开始瓦解。 c.第三世界的兴起:万隆会议与不结盟运动,是发展中国家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的标志。 ②影响:多极化趋势出现,有力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 3.两极格局的瓦解 (1)冷战变化:由对抗到缓和。 ①对抗:1979苏联入侵阿富汗,美国再次加强对苏联的遏制,大搞军备竞赛,企图拖垮苏联。 ②缓和:1985年后,美苏关系走向缓和,苏联战略收缩。 (2)两极格局的瓦解 ①表现: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②影响:两极格局崩溃,冷战结束,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 二、当今世界发展的特点和主要趋势 1.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 (1)美国:实行“单边主义”,企图主导世界。 (2)欧盟:1993年在欧共体基础上成立,继续向经济和政治一体化迈进,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欧盟的独特作用。 (3)俄罗斯联邦: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联邦取代了苏联在联合国的地位,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仍然举足轻重。 (4)日本:在保持经济大国的同时,将追求政治乃至军事大国作为国家的长远战略目标。 (5)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坚持和平发展,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正在发挥并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 (6)发展中国家:总体实力增强,成为推动世界多极化的重要力量。 2.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1)经济全球化 ①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a.开端: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b.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c.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d.二战后,建立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进一步促进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e.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的科学技术发展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量。 f.20世纪90年代,跨国公司和世界贸易组织的推动,经济全球化提高到新的水平。 g.进入21世纪,随着以互联网、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全球化成为强劲的时代潮流。 ②经济全球化面临的问题 a.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失控的危险。 b.大部分利润流入西方发达国家。 c.一些国家出现 “逆全球化”现象。 d.文明冲突、贫富差距、利益失衡、经济主权、能源危机、环境污染、恐怖袭击、跨国犯罪、疾病传播等。 ③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对策 顺应全球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