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095909

第34讲 货币与赋税制度 学案—2022年高考历史主干梳理及考点汇编(统编新教材)

日期:2024-06-24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14次 大小:7968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主干,教材,新教材,统编,汇编,考点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4讲 货币与赋税制度 主干梳理: 一、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1.先秦 (1)中国古代最初被用作货币的可能是海贝。商朝后期,开始出现铜铸币。 (2)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使用多种多样的铜铸币。如:布币、刀币、圜钱、蚁鼻钱。 2.秦汉至宋元 (1)秦朝在圜钱基础上,将货币统一为圆形方孔钱。此后被历代王朝长期沿用。 (2)汉朝由私铸改为官铸,发行五铢钱。 (3)唐初,唐高祖铸造“开元通宝”,由标示重量改为标示年号。 (4)宋元:北宋诞生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但交子作为辅币,与铜钱兼行。元朝将纸币作为单一流通货币发行,称之为“钞”。元末滥印钞,导致恶性通货膨胀。 3.明清:明初,恢复铜钱、纸币并行的货币体制;明朝中期始,白银逐渐成为国家财政和民间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清朝完全承认白银作为法定货币,与铜钱兼用。 4.近代 (1)晚清:清政府开始铸造银元。 (2)南京临时政府:货币政策延续了清朝传统,以银元为法定货币。 (3)南京国民政府: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改革,以纸币“法币”为法定货币,并禁止银元流通,将白银收归国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法币急剧贬值并最终崩溃。1948年先后发行“金圆券”“银圆券”,改革最终失败。 5.现代 (1)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在石家庄成立,开始发行人民币。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币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 (2)从最初发行至1999年10月1日,人民币先后发行了五套,形成纸币与金属币、普通纪念币、贵金属纪念币等多品种、多系列的货币体系。 二、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1.赋役制度 (1)秦汉时期包括三部分:田赋、人头税(口赋、算赋)和徭役。 ①赋税:秦朝田赋税率极高。汉初统治者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田赋税率大大降低;汉朝人头税分为口赋和算赋,还征收财产税,对商人和高利贷者征收算缗钱;对资产总额征收“税民资”。 ②徭役:有更卒、正卒、戍卒三种。 (2)隋唐时期 ①隋朝:废除前代苛捐杂税,主要向民众征收“租调役”。 ②唐朝:继承隋制,演变为“租庸调”制;唐朝末年政府废除租庸调,改行两税法,按照田亩征收地税,按人丁、资产征收户税,一年分夏、秋两次征收。 (3)宋元时期 ①宋朝:宋承唐制,征收两税,但附加税繁杂多变,往往超过正税。除征收代役金外,经常派发各种徭役;王安石提倡募役法,百姓缴纳免役钱,官府募人代役。 ②元朝:基本沿袭唐朝的租庸调与两税法。在税粮之外,又有科差,按户之上下征收丝和银两。 (4)明清时期 ①明初,赋税分夏税、秋粮两次征收,所征主要是米麦实物;万历年间,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实行赋役合并,一概折银征收。 ②清康熙帝将康熙五十年(1711年)一年的丁银作为定额,不再增加;雍正帝推行摊丁入亩,即将丁银分摊到田赋中,统一征收。从此,中国存在了约2 000年的人头税彻底废除。 2.关税制度的起源与演变 (1)中国关税最早出现在西周时期,当时,货物通过边境的关卡,就要被征税;此后在很长时间内,存在着国内关税与国境关税并立的现象。1937年,中国正式宣布废除国内关税,实行统一的国境关税。 (2)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掌管中国国境关税的海关大权长期把持在列强手里;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宣布关税自主,发表“改订新约”宣言,虽取得一定进展,但仍不能完全自主地制定税率。 (3)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真正收回关税自主权。政务院制定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及其实施条例是我国第一部独立的专门的海关税法,统一了全国关税制度。1987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进一步完善了关税基本制度。 3.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起源与演变 (1)1914年,北洋政府制定了一个所得税条例,但没有实施。1936年,国民政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