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115076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各课晨读复习必备素材(打包4份)

日期:2024-06-2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37次 大小:11329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2* 梅岭三章 文化常识 1.作者简介 作者 陈毅 字 仲弘 生卒年 1901—1972 籍贯 四川乐至 评价 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 2.背景链接 1934年10月,江西中央红军开始长征,陈毅因身负重伤,留在江西担任军事指挥。1935年春,他在敌人重兵围攻下,率部突围到江西、广东两省交界的油山和梅山(梅岭山脉的两座山)地区开展游击战争,直到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才离开。 1936年冬天,陈毅在梅山被敌人包围,带着伤病隐伏在密密的草丛中20多天。考虑到难以脱险,便写了三首诗藏在衣服最里面。不久,敌人一无所获,便悻悻而去。《梅岭三章》就是这样诞生的。 字词积累 1.读准字音 捷报(jié)  旌旗(jīng)  阎罗(yán) 取义成仁(rén)  血雨腥风(xīng) 2.理解词意 【旌旗】 旗帜的总称。这里借指军士。 【血雨腥风】 风里带有腥气,血溅得像下雨一样。形容残酷屠杀的景象。 【取义成仁】 即“舍生取义”“杀身成仁”。为了成全仁义,不惜牺牲生命。文中指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而勇于牺牲。取,选取。成,成全、实现。 素材积累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周恩来 浪迹江湖忆旧游,故人生死各千秋。已摈忧患寻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 ———恽代英 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秋瑾 战火淬炼过的父辈们,仿佛是用特殊材料做成的。有同样经历同样情怀的,又何止成千成万!他们似乎就是为奋斗而生,为奉献而来,赴汤蹈火的拼杀中有他们奋不顾身的身影。在最芳华的年代,甘愿把青春热血抛洒于生死未卜的战场,坚守初心是他们一辈子的底线,直至死而无憾地离开这个世界,把道德精神的芳香长留于人间。 知识拓展 元帅诗人陈毅与孟良崮之战 1947年5月,由陈毅、粟裕指挥的华东野战军一举全歼了国民党精锐主力整编74师,挫败了蒋介石重点进攻山东解放区的计划,扭转了华东战局。陈毅挥毫泼墨,写下了气壮山河的诗篇:“孟良崮上鬼神号,七十四师无地逃。信号飞飞星乱眼,照明处处火如潮。刀丛扑去争山顶,血雨飘来湿战袍。喜见贼师精锐尽,我军个个是英豪!” 由此,孟良崮战役作为我国解放战争史上具有特殊战略意义的著名战役而彪炳史册。 1 / 1第一单元 诗歌海洋 1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文化常识 1.作者简介 作者 舒婷 原名 龚佩瑜 出生年 1952 出生地 福建省龙海市石码镇 评价 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代表 作品 诗歌《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散文集《心烟》等 2.文体知识 朦胧诗 兴起时间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定义 以内在精神世界为主要表现对象,采用整体形象象征、逐步意向感发的艺术策略和方式来掩饰情思,从而使诗歌文本处在表现自己和隐藏自己之间,呈现诗境模糊朦胧、主题多义莫名等特征 特点 多借助意象,采用象征、隐喻、暗示、通感等艺术手法,来表达诗人的心声,具有诗意隐约含蓄、诗境朦胧模糊、诗歌主题多样等特征 代表人物 舒婷、北岛、顾城、江河、食指、芒克等 字词积累 1.读准字音 干瘪(biě)  蜗行(wō)  纤绳(qiàn) 淤滩(yū) 胚芽(pēi) 挣脱(zhèng) 簇新(cù) 迷惘(wǎng) 绯红(fēi) 隧洞(suì) 富饶(ráo) 熏黑(xūn) 2.理解词意 【蜗行】 像蜗牛那样慢行,比喻行动迟缓。 【干瘪】 干而收缩,不丰满。 【簇新】 极新;全新。 【喷薄】 形容水涌起或太阳上升的样子。 【迷惘】 由于分辨不清而困惑,不知怎么办。 素材积累 锦城虽乐,不如回故乡;乐园虽好,非久留之地。归去来兮。 ———华罗庚 我们的祖国并不是人间乐园,但是每一个中国人都有责任把她建设成人间乐园。 ———巴金 捧起一抔泥土,我说,这是我的祖国;掬起一朵浪花,我说,这是我的祖国;翻开发黄的《四库全书》,我说,这是我的祖国;弹起悠扬的《高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