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2115306

苏少版 五年级下册音乐 第八单元 一只鸟仔教案

日期:2025-10-27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6次 大小:2193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苏少版,五年级,下册,音乐,第八,单元
  • cover
一只鸟仔 一.教学目标: 1. 能用轻快、活泼、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一只鸟仔》。 2. 唱好歌曲中的下滑音和衬词,感受、体验并乐于表现歌曲活泼、风趣、诙谐的风格特点。 4. 通过学唱闽南语版的《一只鸟仔》,体验不同语言语境下音乐风格的多样化。 3. 了解台湾地方音乐文化,通过对《丢丢铜仔》的聆听欣赏,进一步丰富对音乐文化的感受,同时通过综合表演获得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快乐体验。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①学会用轻快、活泼、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乐于表现出鸟儿的风趣、诙谐的形象。 ②感受作品活泼、清新的风格特点,较好地表现出节奏的韵律和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 难点:综合表演《一只鸟仔》,能将演唱、身势伴奏、对自然界鸟鸣的模仿等有机结合在一起,创造性的表现歌曲。 三.教学准备: 钢琴、课件、多媒体MV、响板、双响筒等 四.教学过程: (一)以乐激情、创设情境,童谣导入: 1.开篇,师弹奏创编版的《一只鸟仔》钢琴曲引导学生入座,聆听。 问学生聆听后的感受,引入场景:大自然、小鸟的鸣叫。 2.引入大黄鸟和小黄鸟的基本节奏型,指导学生配合表现。 大黄鸟: X 0 X 0 ︱X 0 X 0 ║ (响板) 咕 咕 咕 咕 小黄鸟: 0 X X 0 X X︱0 X X 0 X║ (手摇铃) 啾啾 啾啾 啾啾 啾 学生分别练习,师带响板和手摇铃敲击提示。 要求:注意声音要有弹性,整齐。 通过响板和手摇铃的基本音色引导学 生初步感受大黄鸟强拍处声音圆润有弹性、小黄鸟弱拍处声音轻巧跳跃。 学生分两组二声部配合练习,请学生合作练习。 要求:引导学生感知两只小鸟你唱我和的歌声就像对唱一样此起彼伏,大黄鸟声音饱满弹性;小黄鸟声音轻巧。 【设计意图】:用钢琴声将学生迅速带入所设场景内,小鸟们之间的节奏配合练习为歌曲教唱打底,引导学生要用正确、合适的声音模拟鸟鸣声。小鸟声音的训练为接下来加入不同打击乐器的选择铺垫。 3.读童谣:出示《一只鸟仔》的歌词 (1)师诵读童谣,学生聆听思考童谣的节奏有什么特点?(每句节奏都很相似) (2)师生接口读童谣,要求读准节奏,声音轻快、有弹性。(初步掌握歌 词内容) (3)生跟伴奏完整读童谣(熟悉歌曲旋律、初步感受歌曲轻快活泼的情绪) 4.童谣诵读加伴唱声完整表现,部分学生加入打击乐器伴奏练习: 有节奏的童谣声诵读+伴唱声+打击乐配合伴奏(跟音乐) 【设计意图】:以童趣的故事情节引入所学歌词,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歌词的节奏。声势的合作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形式。培养学生的音乐合作能力,为教唱环节做铺垫。 (二)新歌学习,学唱旋律: 1.师跟伴奏唱《一只鸟仔》,生初次聆听、感受。 思考旋律的情绪,听了之后有怎样的感受? 2.揭示课题:这首欢快活泼的歌曲来自于台湾的一首汉族童谣,名叫《一只鸟仔》。简单介绍《一只鸟仔》歌曲的创作内容。 3.学生聆听范唱,分乐句。 4.学生学唱歌谱: (1)师唱歌谱,学生观察歌谱中需要注意的音乐符号以及旋律节奏的特点。 (2)分乐句学唱: 重点学唱第一乐句,重点练习休止符前的音要唱得短促轻快、后十六分音符要唱得轻巧清楚。举一反三,自学二三四乐句。 要求:基本识谱,跟琴慢唱。 (3)跟琴完整唱谱:注意休止符和后十六分音符节奏。 要求:流利唱谱,跟琴快唱。 【设计意图】:先整体感知歌曲的基本情绪,在反复聆听中可记忆音乐。在唱谱环节采取抓侧重点和举一反三的学唱方式,学生自主找到休止符和后十六节奏这两个重点练唱部分。老师采取先慢弹教唱 — 回原速自唱的教唱步骤。 5.划旋律线,两两对比。 (1)边唱谱边画旋律线,找找四条旋律线之间的联系。 师:唱得真好听,小鸟仔在空中飞出了一道道漂亮的弧线,一起画旋律线来唱唱,看看这四条旋律线有什么规律呢? (2)一三两句对比,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