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120991

7.3含氮化合物的合理使用——提升训练(word版 含解析)

日期:2024-06-27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6次 大小:69934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含氮,化合物,合理,使用,提升,训练
  • cover
7.3含氮化合物的合理使用 一、选择题(共16题) 1.设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39gNa2S和Na2O2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阴离子的数目为0.5NA B.将2molNO和1molO2混合,所得混合气体的分子总数为2NA C.31g白磷和31g红磷所含磷原子数都为NA D.在标况下将33.6LCl2溶于足量NaOH溶液中,转移电子数目为1.5NA 2.下列关于氨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极易溶于水 B.NO、均为大气污染物 C.的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保护气 D.常温下,浓硝酸不能用铁制容器盛装 3.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①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 B.用装置②于吸收 HC1气体,能够防止倒吸 C.用装置③加热硫酸铜溶液制得硫酸铜固体 D.用装置④收集 NO2气体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雷雨时生成的NO是导致酸雨的主要原因之一 B.工厂利用氨气催化氧化生产氮肥实现了氮的固定 C.使用漂白粉漂白时应尽量密闭以防止损失有效成分 D.利用图装置吸收氨气制备氨水可以防止倒吸 5.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将液体X逐滴加到固体Y中。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或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X Y Z 实验现象或结论 装置 A 稀硫酸 亚硫酸钠 品红溶液 SO2能氧化品红 B 双氧水 MnO2 氢硫酸溶液 产生浑浊 C 浓盐酸 石灰石 硅酸钠溶液 非金属性:Cl>C>Si D 浓硝酸 Cu 水 试管中液体变红 A.A B.B C.C D.D 6.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不同的无色溶液进行如下操作,现象和结论正确的是( ) 操作 现象 结论 A 先滴加,再滴加溶液 生成白色沉淀 原溶液中有 B 先滴加稀盐酸再滴加溶液 生成白色沉淀 原溶液中有 C 用洁净铁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 火焰呈黄色 溶液中有,不确定有无 D 加稀溶液,将湿润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 试纸不变蓝 原溶液中无 A.A B.B C.C D.D 7.如图锥形瓶中盛有气体X,滴管内盛有液体Y。若挤压滴管头,使Y滴入瓶中,振荡,过一会儿可见小气球a鼓起。气体X和液体Y不可能是 A.X是NH3、Y是水 B.X是NO2、Y是NaOH溶液 C.X是CO2、Y是稀硫酸 D.X是HCl、Y是NaNO3溶液 8.下列操作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操作 A 检验溶液中的 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溶液,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观察颜色 B 溶液中的 取少量溶液,滴加足量氨水,观察现象 C 测定“84”消毒液的 用洁净的玻璃棒取少量“84”消毒液滴在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读数 D 溶液中的 取少量溶液,加入浓溶液并加热,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检验生成的气体 A.A B.B C.C D.D 9.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与结论之间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结论 A 向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该溶液中含SO42- B 向某溶液中滴加NaOH浓溶液并加热,生成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该溶液中含NH4+ C 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加少量氯水后,溶液变成红色 该溶液中含Fe2+ D 探究新制饱和氯水成分的实验时,向氯水中加入NaHCO3粉末,有气泡产生 氯水中含H+ A.A B.B C.C D.D 10.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偏铝酸钠溶液通入足的二氧化碳: B.硫酸铝溶液中滴入少量氢氧化钡溶液: C.将硅单质投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D.碳酸氢铵溶液加入足量氢氧化钾溶液: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应先加入BaCl2溶液,再加入稀硝酸 B.用过量氨水除去Fe3+溶液中的少量Al3+ C.向某溶液中滴加浓NaOH溶液并加热,将湿润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变蓝该溶液中存在 D.检验某补铁药片(主要成分为亚铁化合物)是否氧化变质,使用氯水和硫氰化钾溶液 12.能正确表达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向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足量石灰水: B.硫化亚铁与浓硫酸混合加热: C.向硫酸铝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