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虎头装饰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虎的民间文化。 知道民间虎头图案的艺术特色:色彩艳丽、运用了夸张、变形等艺术手法、具有装饰性。 能模仿夸张、变形、拟人、省略等艺术手法。 2. 能模仿制作出具有装饰性的虎头图案并制作出虎头面具。 3. 了解可以运用多种材料表现虎头装饰图案。 4. 感受民间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 知道民间虎头图案的艺术特色:色彩艳丽、运用了夸张、变形等艺术手法、具有装饰性。 能模仿夸张、变形、拟人、省略等艺术手法。 (2).能模仿制作出具有装饰性的虎头图案。 2.教学难点: (1). 知识方面:对“装饰性”一词不理解。 (2). 表现方面:使虎头具有装饰性。 三.学生认知基础及本课知识点在知识体系中的空间位置: 在知识上,要求学生了解虎的民间文化,知道民间虎头图案艺术特色及运用了夸张、变形等艺术手法学生已知道民间艺术特点:色彩艳丽、造型夸张。对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在之前也已经知道并能判断。虎文化学生虽然没学过,但在生活中常接触。 在表现上,要求能表现出具有装饰性的虎头图案。学生没有表现过单独纹样,是初次接触。 在制作上,学生没有做过纸立体面具,本课只是渗透。 四.教学设计思想: 本课是设计、应用领域的课。本课在知识上学生较容易理解,了解虎的民间文化、虎头图案的艺术特色、艺术手法等只需欣赏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即可,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装饰性一词。在表现上,要求学生能表现出有装饰感的虎头。由于学生是初次表现虎头图案,因此不要求学生创作,一般学生能模仿,能力强的学生可以有所创新。为学生提供典型范例,供学生临摹,通过临摹学习五官的表现方法及头部的装饰方法。 本课从虎的照片引入,激发对虎的喜爱之情,了解虎的多重性格。接着欣赏虎的图案在生活中的应用图片,了解虎的文化内涵及民间虎头的艺术特色,虎的图案在生活中的应用,为后面表现做好铺垫。第二部分表现,此部分是本课重点难点。由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几种典型个性的虎头,了解设计的一致性及运用多种艺术手法,接着出示头部及五官的图片,再交流设计思路,教师进行引导。第三部分研究表现技法教师先出示各种形式的作品,由于学生已经学过,因此由学生提出制作难点,教师解难、补充。第四部分表现。第五部分展示交流,以画展的形式进行,学生自由评价,教师进行重点点评。第六部分课后延伸,通过欣赏多种材料制作的虎头,了解制作材料的多样性,激发学生课后制作的兴趣。 五.教学媒体: 师:课件、虎头作品。 生:制作用具。 六.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设计意图 复备课 一导入: (出示威风、凶猛的虎的照片),讲:虎被誉为百兽之王你能用一个词或动作形容一下虎给你的感受吗?不仅如此,看看这些给人的感觉又是什么样的?(出示其他)。有趣吧,我们中国人自古就喜欢用虎的形象进行装饰,今天就来学习虎头装饰图案。(出示课题) 班上交流。同桌说说。(虎头虎脑、可爱,沉着安静、懒洋洋的……) 激发学习兴趣。了解虎的多重性格,为表现的多样性进行铺垫,开阔思路。 二欣赏。 1.谈话:今年恰好是虎年,你在哪里见到了虎的形象?2.虎的形象随处可见,(出示学生说的民间虎的图片。)这些是我国民间常见的虎头形象。人们为什么喜欢虎头图案? 补充:(1)小老虎虎头虎脑可爱用于儿童。(2)大老虎很威武,人们认为它有震慑作用(就是吓人),在门上可以驱邪,常用于军事。(3)另外,由于虎与“福”、“富”等吉祥词语谐音,因此人们把虎看作是瑞兽也就是吉祥的动物。 3.提问:这些虎头的图案哪里最突出最吸引你?(根据学生说的引导学生思考表现方法。如问:哪儿可爱?为什么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