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2136734

安徽省示范高中培优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春季联赛地理试卷(PDF版含答案)

日期:2025-05-04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0次 大小:102461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安徽省,春季,答案,版含,PDF,试卷
    2022 春季联赛高一地理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D C A D A B C A D A D D C A A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 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答案】1.D 2.C 3.A 【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新课标的 1.1 运用资料,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宇航员出舱所穿出舱服有防辐射、保温和供氧等功能。说明宇宙空间具有高真空、 强辐射、大温差的特点,因此这些是可以预测的。但宇宙中的陨石和太空垃圾则 不可预测。故选 D。 2.本题考查的是新课标的 1.1 运用资料,说明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 会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因此视频信号传输可能受影响。而太阳辐射、沙尘 暴、台风对短波通讯影响较小。故选 C。 3.本题考查的是新课标的 1.5 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及其与生产和生活的联系。平流层和中间层位于 30-85km,平流层随海拔升 高而升高,从平流层顶到 85 公里高度为中间层。气温随高度增高而迅速降低, 中间层的顶界气温降至-83℃~-113℃。因为该层臭氧含量极少,不能大量吸 收太阳紫外线,而氮、氧能吸收的短波辐射又大部分被上层大气所吸收,故气温 随高度增加而递减,A对。电离层位于 80-500km,而高度电离层位于高空 300km 附近,B错。流星现象出现在 80-120km 的位置,C错。空气密度最大层位于大气 层底层对流层,所以 D错。故选 A。 【答案】4.D 5.A 【解析】4.本题考查的是新课标的 1.6 运用示意图等,说明大气受热过程与 热力环流原理,并解释相关现象。在大气稳定无风的情况下,湖陆风显著,是 因为水陆热力性质不同导致两者温差较大,D对。湖陆间的气压差异是形成湖陆 风的直接原因,而不是根本原因,A错。地形、高低纬间的热力差异不是形成湖 陆风的原因,B、C错。故选 D。 5.本题考查的是新课标的 1.6 运用示意图等,说明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 原理,并解释相关现象。夏季,巢湖流域降水量较大,巢湖处于丰水期, 水域面积大,水量多,对大气的调节作用更明显,C、D 错。巢湖市的热岛 效应会加强白天的湖风,削弱夜晚的陆风,A 对,B 错。故选 A。 【答案】6.B 7.C 【解析】6.本题考查的是新课标的 1.4 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 别 3~4 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我国云贵高原以石灰岩为主,且气 候湿润,降水量较大,所以喀斯特地貌广布,故选 B。 7.本题考查的是新课标的 1.4 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 3~4 种 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石灰岩出露地表时间越早,接受流水溶蚀越早。 峰丛基部石灰岩连续且较厚,流水溶蚀程度较轻,接受溶蚀时间较晚;峰林基部 石灰岩厚度变薄,断续相连,流水溶蚀程度较重,接受溶蚀时间较早;孤峰基部 石灰岩分离,厚度最薄,流水溶蚀程度最严重,接受溶蚀时间最早。所以接受溶 蚀的先后次序是:孤峰中的石灰岩、峰林中的石灰岩、峰丛中的石灰岩。故选 C。 【答案】8.A 9.D 【解析】8.本题考查的是新课标的 1.10 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 别主要植被,说明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判断三种植物 正常生长所需水分的多少取决于根系长度。一般来说,根系长度越长,就越耐旱, 主要吸收土壤深层的水分。Ⅰ曲线深层土壤水分较多,应为根系较浅的草地。故 选 A。 9.本题考查的是新课标的 1.10 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主要植 被,说明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本地地处黄土高原,春季是植被新芽(根茎) 萌生季节,对水分需求量大,春季影响大;夏季是植被生长最为旺盛的季节,秋季 是植被果实成熟阶段,因此夏、秋旱影响大。冬季,气温低,热量不足,植被生长处 于休眠或半休眠期,对水分需求少,因此冬季影响最小。D正确。 【答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