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1423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课前预习(13.柳永词二首)

日期:2024-06-18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58次 大小:1574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教版,选修,唐诗,宋词,散曲,选读
  • cover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三单元 漫步宋词 基本阅读 13 柳永词二首21世纪教育网 课前预习 积土成山 一、基础字词 1.识记字音 伫(zhù) 黯(àn) 阑(lán) 憔悴(qiáo cuì) 参差(cēn cī)21世纪教育网 堤(dī) 天堑(qiàn) 罗绮(qǐ) 2.理解词义 危楼:高楼。21世纪教育网 黯黯:因离别而伤心的样子。 拟把:打算。21世纪教育网 疏狂:粗疏狂放,不合时宜。21世纪教育网 参差:形容楼阁高低不齐。 霜雪:比喻浪花。[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天堑:天然的壕沟。此处指钱塘江的壮阔。堑,坑。 清嘉:秀丽。 二、文学常识 柳永(约987—约1053),初名三变,字耆卿,崇安(今属福建)人。晚年任屯田员外郎,后人称他为柳屯田。排行第七,也称柳七郎,或柳七。他出身于书香仕宦之家,但个人世路坎坷,多次应进士试,不第。生活落拓,正由于这样的生活境遇,使他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专业词人。他精通音律,既擅长作歌词,又擅长谱写乐曲。他创制了许多词调,而且这些词调得到广泛的传播,是当时知名度很高的音乐家。许多歌妓因善于演唱他所作的词,或者得到他的嘉许使得身价大大提高。[来源: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柳永是词史上第一个大量创制慢词(长调)的词人。他的《乐章集》中有一半属于长调。在他之前,慢词只是个别人试作,还不怎么流行。由于他的提倡,使得慢词广为流行,形成了与小令并驾齐驱的局面。长调的运用,扩大了词的容量,使词的表现手法得到发展和丰富。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他擅长于铺叙,柳词“铺叙展衍,备足无遗”。(李之仪《姑溪词跋》)《望海潮》和《雨霖铃》都是善用铺叙手法的范例。[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柳永作词雅俗兼擅,以俗为主,他继承和发展了民间词的传统,开创了文人俚词一路。他的词作具有很深广的群众基础,形成“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的局面。 三、经典句段 《雨霖铃》(柳永)21世纪教育网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问题导读[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蝶恋花》的词眼在哪里?请做简析。 提示:“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写出了对爱情的坚贞执著,矢志不移,而且创造了一个相对独立而形象鲜明的艺术境界。所谓形象大于思维,这两句所构成的境界,不仅可以用来表现本词所要表现的真挚爱情,也可用以表达对理想、对事业等的执著追求和坚定的信念。此两句被王国维引用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中的第二种境界。(王国维的人生奋斗的三种境界:①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②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③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2.请解释何为“点染手法”? 提示:《雨霖铃》的“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上两句点出离别冷落,“今宵”两句就上两句意染之。“点染之间不得有其他语相隔,隔则警句亦成死灰”“点”即抽象评点,“染”即具体描写,二者紧密相连,表现鲜明的情志。 3.《望海潮》运用了点染手法,请加以说明。 提示:①从全篇看,开头三句是点;接着从几个方面分别详细描绘,是染。具体看对西湖的描写。“形胜”“繁华”四字点染了杭州的繁华热闹,宏伟气派。接着,“烟柳”等句作意染,通过具体的描述直观且鲜明地展现大都市的风采。雕栏画栋,房屋密集,人口众多,社会太平,百姓富足,此乃“繁华”也。②“重湖叠巘清嘉”是点;“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