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2143044

人美版(北京)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2课 我们身边的植物(表格式)

日期:2025-10-20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4次 大小:4578508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人美,12课,植物,身边,我们,教案
  • cover
教学基本信息 课名 《我们身边的植物》 是否属于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 否 学科 美术 学段 中段 年级 四 授课日期 教材 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 美术 四年级下册第12课 -出卷网-:人民美术-出卷网- 出版日期:2014年12月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指导思想: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以《小学美术课程标准》为指导思想,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和直观示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本课是植物写生课,通过灵活多变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了解植物的种类、形态及作用等,激发学生爱护、保护植物的情感;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会用观察对比的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依据:教师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以建构主义学习观和教学观作为理论支撑,主要采用抛锚式教学方法,教师搭建知识框架、创设情景、抛出问题、确定问题,学生通过观察,直观感受,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问题,小组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实践体验,通过多元评价巩固学所知识,达到教学目标。 教学背景分析 1.教学内容: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学习内容,是本套教材线条系列的内容之一。本课通过学生介绍家里的盆栽植物、观察教室内植物,了解植物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很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欣赏、观察对比、分析、小组合作、实践等,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引导学生学习精细地观察物象的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小组合作能力及线造型能力。地位、作用及关系:从横向来看,本课与前一课《向日葵》和后一课《画水果》构成一个知识单元。在整套教材中与二年级下册第4课《美丽的植物》、三年级下册第9课《画古树》等构成一个有关植物线描的知识整体。无论横向还是纵向上,本课在知识体系中处于承上启下的位置。2.学生情况:学生现有的认知基础及能力:四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丰富,善于观察,乐于接受新鲜事物,他们已经接触过多种绘画形式,具有一定的造型表现能力,对美术学习也有较浓厚的兴趣。但是学生缺乏耐心,不太会用线表现复杂的物象。教师可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细致、认真地观察,感悟植物的形态特征。可能遇到的问题:学生在进行绘画创作时往往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学生创作时,往往画的线条比较死板,植物的叶子千篇一律、缺乏变化;学生对所画植物遮挡关系不明显,画面表现不够丰富,缺少层次感。本节课我主要采取了创设情景、观察欣赏、小组探究、比较分析、教师示范等方式方法进行教学,并运用多媒体课件直观的教学形式,着力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重难点。3.教学方式:欣赏、自主探究、直观演示、比较分析等教学方式。4.教学手段:通过植物的照片、实物、教师的范画,多媒体的运用等手段进行教学。5.技术准备:教具准备:植物盆栽、学习卡、纸叶子模型、范画、各种绘画工具等。 技术准备:ppt教学课件、实物投影。 学生准备:拍摄家里的植物照片、绘画用具等。 教学目标(内容框架)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了解植物的种类和形态特征,学习用线表现植物特点,体会线的疏密、穿插及前后关系。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相互交流探究以及教师示范中,学习用线表现植物的方法,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活动,在观察、表现植物的过程中,感受植物的美,了解植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教学重点:了解植物的种类和生长特点,学习用线表现植物的方法。教学难点:如何用线表现植物的特征和前后穿插关系。学习材料:植物或植物图片、学习卡、画纸、勾线笔。教学用具:教材、课件、实物投影、植物照片、范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