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固体、液体和气体 【教材分析】 《固体、液体和气体》一课选自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物体的形态。《固体、液体和气体》是本单元的第一课,主要让学生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概念、形状,能用所学知识制作科技作品;了解其在生活中的应用。本节课包括六个环节自主学习、互动探究、全员展示、精讲点播、训练巩固、当堂检测。 学情分析:在科学课学习过程中大部分同学的学习情绪较高,有较强的科学探究精神。学生的求知欲较强,在课堂上,能积极参与实验操作,思维活跃。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思维方式也初步的由具体转变为抽象。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探究,知道固体、液体、气体的概念;知道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气体和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知道液体静止一会 表面会保持平静。 在老师的指导下,能提出可探究的问题,会做对比探究实验,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的研究结果,能用所学知识制作科技作品。 培养学生愿意合作交流,分享他人的智慧,体验合作的愉快,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 启发鼓励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察,从研究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启示中,制作科技作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固体、液体、气体的概念;能区分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形状。 难点:能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制作有创造性的科技作品。 【所需要的条件】: 教具准备:牛奶、水、石头、木块、塑料袋、玻璃杯、玻璃水槽等。 学具准备:奶、水、石头、木块、玻璃杯、玻璃水槽、分组观察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课。 同学们,大家来观察一组影片,看看这都是什么?在什么环境中,它们才能显示出自己的特点呢? (播放视频)鸟儿在天上飞翔、鱼儿在水中徜徉的录像。 (学生)回答教师上面的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气态的空气和液态的水。 (导入新课)其实除了气体和液体,还有一种常见的物质形态———固体。固体、液体和气体是自然界物质存在的三种主要形态。 教师板书课题:固体、液体和气体 二、互动探究活动。 活动一:识别固体、液体和气体 (展示)用投影仪展示气球、矿泉水、蜂窝煤等不同形态的物体。同时在黑板上绘出三个圆. (教师)除了在大自然中存在着各种固体、液体和气体,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少不了这些东西的影子。同学们想想我们平时还见过哪些物体是属于这三者中的?应该归在哪一组里? (师生活动)学生联想,教师将他们学生的结果按照他们的归类标注在相应的圆内。对于不正确的结果,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其正确归类。 【评价要点】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进行思维与交流的过程中,就潜移默化地巩固了对比实验的实验方法,了解了对比实验的基本特征:即要学会控制条件,在同等条件下进行比较,渗透了科学、严谨的思维方法和操作方法(达成评价目标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 实验结束后,学生汇报自己的研究发现。 活动二:比较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形状 (教师)下面,我们大家来研究它们的形状。我们先来研究固体。大家说说,现在,你能找到什么固体呢? (学生活动) (教师)虽然这些固体就在我们身边,但是大家对它们了解吗?我们下面就来研究它们这些固体形状的特点。 研究固体的形状 同学小组内选择几种固体,观察固体的形状、感觉它们的软硬和透明性等特点。 小组讨论下面的问题: (1)每种物体是由哪些材料制成的?有什么用途? (2)所有的固体都有一定的形状吗? (3)不同的固体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性质? 在学生进行观察研究的同时,要求小组内做好结果的记录工作。(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列出记录用的表格。) 【评价要点】这是学生主动进行科学探究,生成概念的过程,在这里教师并没有具体讲解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定义,而是让学生亲自经历了过程。学生利用教师给他们准备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