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161941

2.1-2.2神经系统是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同步练习(word版 含解析)

日期:2024-06-21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3次 大小:34048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神经,2.1-2.2,解析,word,练习,同步
  • cover
神经系统是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2) 一、选择题 1.神经纤维受到刺激后,细胞膜内的电流方向为(  ) A.由未兴奋部位到兴奋部位 B.由兴奋部位到未兴奋部位 C.没有电流产生 D.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之间交替变化 2.外科手术时,对病人使用的麻醉药并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却能在一段时间内阻断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由此判断,麻醉药的作用部位在(  ) A.胞体           B.轴突 C.突触 D.树突 3.如图为兴奋的传递和传导的局部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刺激引起①处兴奋,此时①处膜外电位由正变负 B.突触小体可与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构成突触 C.兴奋可由神经细胞传到下一个神经细胞或肌肉细胞 D.兴奋在甲处的传递速度比在乙处的传导速度快 4.下列有关突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突触前膜是传入神经元的轴突末端 B.突触后膜是肌细胞细胞膜的一部分 C.突触间隙的乙酰胆碱会扩散到突触后膜处 D.突触后膜兴奋时对各种离子的通透性都增大 5.在一条离体的神经纤维中段给予适宜的电刺激,使其兴奋。下图正确表示兴奋传导的是(  ) 6.神经元接受刺激后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的过程中,发生了机械刺激(或其他刺激)转变为电信号、电信号转变成化学信号和化学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等变化,上述这些转变依次发生在(  ) A.突触小体、突触前膜、突触后膜 B.刺激部位、突触前膜、突触后膜 C.刺激部位、突触小体、突触后膜 D.刺激部位、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7.兴奋在神经元之间是通过突触来传递的,如图是人体内的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该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1是突触间隙 B.2是突触后膜 C.3是突触前膜 D.神经递质是蛋白质 8.下列有关神经递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高尔基体合成的蛋白质分子 B.通过胞吐的方式到达突触后膜 C.其受体是位于突触后膜上的糖蛋白 D.分解它的酶是位于突触后膜上的糖蛋白 9.如图是动作电位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示意图,1和2表示离子,下列说法错误是(  ) A.升高膜外离子1的浓度,将会降低a点电位的绝对值 B.动作电位在传导过程中峰值不变 C.局部电流将会在一段时间后使图中a点去极化并产生动作电位 D.此时图中b、c两点相关离子的转运方向相反,进出细胞的方式相同 10.研究人员利用离体的蛙坐骨神经进行有关实验,实验结果如图甲~丁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a、b处膜外均为正电位且无离子出入细胞 B.图乙指针偏转是由a处K+外流速率增大引起的 C.图丙指针偏转是由于b处去极化引起a、b两点间产生电位差 D.图丁指针不发生偏转的原因是a处K+内流与b处Na+内流速率相等 11.Na+ K+泵是一种特殊的载体蛋白,该载体既可催化ATP水解,又能促进Na+、K+的转运。每消耗1分子ATP,就逆浓度梯度将3分子的Na+泵出细胞外,将2分子的K+泵入细胞内(如下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Na+和K+通过Na+ K+泵出入细胞是主动转运的过程 B.Na+ K+泵是一个可同时反向转运两种离子的载体蛋白,该过程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无关 C.Na+ K+泵对维持动物细胞的渗透压平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D.这一过程可能会造成细胞膜内外产生电位差 12.神经纤维某处受刺激后某一时刻膜内外的电位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此时该处神经纤维膜处于反极化状态 B.该处不可能是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的神经纤维 C.此时该处神经纤维膜上钾离子通道关闭,钠离子通道开放 D.此时该处神经纤维膜外钾离子浓度大于膜内,钠离子相反 13.丙咪嗪为较常用的抗抑郁药,其药理作用为抑制神经末梢突触前膜对去甲肾上腺素和5 羟色胺的再摄取,提高受体部位神经递质浓度,从而发挥抗抑郁作用。下列叙述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