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170928

四年级数学下册表格式导学案 五认识方程-解方程(一)北师大版

日期:2024-06-26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3次 大小:5273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方程,四年级,数学,下册,格式,导学案
  • cover
学习指导案 年 月 日 课 题 解方程(一) 课型 新授 课时 1 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结构安排:教材利用天平这一直观教具,让学生观察天平两侧都加上或减去相同的质量,天平仍然平衡,引导学生发现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从而达到让学生利用等式性质来解简单方程的目的。为今后运用方程解决简单的整数、小数、分数和百分数问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更使之与中学的移项解方程建立起联系。 学情分析 本课是学生在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和《认识方程》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的。学生已经通过天平初步掌握了有关等式、方程的意义,而本课在此基础上,再次利用学生在生活中所熟知的事物———天平,深入了解等式的规律,并在理解的基础上来解简单的方程。本课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特为学生设计了的一系列活动,如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有效地引导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让数学走进学生的生活。 课程目标 1、学生通过天平游戏,探索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的性2、学生利用探索发现的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3、学生通过天平游戏,经历了从生活情境到方程模型的建构过程,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提高了动手操作的能力和观察比较的能力 学习重点 利用发现的等式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学习难点 发现等式两边都加上(或都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等式仍然成立。 教具准备 课件 学 习 过 程 学习内容 学习形式 教师指导 时间 活动一:创设情境,建立模型。 (出示天平) 树上原来有x只小鸟,飞走了6只,又飞来了8只,树上现在一共有23只小鸟。 学生独立思考,回答。生动手实验,列算式同学们分组做实验,列算式怎样用算式表示。(5+2=5+2)(X=10) 1.分别在天平的两边放上相同质量的砝码,你们发现了什么?怎样用算式表示。2.左侧的砝码重X克,右侧放10克砝码,这时天平的指针在中间,说明什么?你知道左侧的砝码重多少克?你能写出一个等式吗? 学 习 过 程 学习内容 学习形式 教师指导 时间 活动二:解释运用:解方程活动三:建立模型。4.试一试:解方程。 每人在纸上写一写通过天平游戏,发现等式两边都加上(或都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方程两边都减去8 X+8-8=10-8 X=24X=400解方程1.求出X+8=10中的未知数X2.试一试:求未知数X理解题意,解方程求未知数xx – 19=2 x + 12=20 x –12.3=2.8 3.如果左侧再加上一个5克的砝码,右侧也加上一个5克的砝码,这时天平的指针在中间,说明什么?你能写出一个等式吗?你们再推想一下如果天平都减去相同质量,天平会怎样。先看书,再动手验证你的想法。(1)什么是未知数?(2)根据刚才我们的游戏,你会求X?(3)怎样检验?通过上面的游戏你发现了什么?(小组交流)通过刚才两组游戏,如果我们把天平作为一个等式的话,你发现什么数学规律?小组交流。等式两边同时加或减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敢探未开发之新理,敢入未开化之边疆。 ———陶行知 当堂检测 检测内容(可粘贴)求未知数xx – 19=2 x + 12=20 x –12.3=2.8检测结果分析: 作业布置 请您在布置作业前先试做,建议根据学情布置个性化作业,为学生减负。练一练 1题。2、完成练一练2、3题,并交流。先独立做,最后组内交流。  李明从家到学校525米,他走了15分钟,求李明的速度是多少思考在□里填上适当的数,使每个方程的X=5。□+X=13 X-□=2 板书设计 解方程(一)等式两边都加上(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Y+8=10 课后反思 多放手给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容易 教育者多么伟大,多么重要,多么神圣。因为人的一生幸福都操纵在他的手中。青年人的一切发展成就,直接影响他的,都以过去各种原始印象,起着强烈的作用。———别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