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第四册《面具》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在综合性活动方式中大胆地表现自我,培养学生集体合作的精神。 2、能力目标:创作并制作独特的面具作品,培养学生利用多种材料进行设计制作的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立体构成概念。 3、知识目标:通过欣赏各式各样的面具,了解民间艺术的风情风貌以及面貌一新具的来源、发展及其形式美。 教学重点:利用各种材料设计和制作独特的面具作品。 教学难点:巧妙合理地利用材料设计制作和装饰有新意的面具。 课前准备:卡纸、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1、卡通小兔子的话导入,举办一个面具晚会,想邀请大家一起来参加,请你们带上自己的面具来参加我的晚会好么? 2、学生分小组讨论,前后对比,突出面具的作用,引出课题。 (二)发展阶段: 面具:人类戴面具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最早的面具可能产生于狩猎活动,为了便于接近猎物,猎人用面具把自己装扮成各种动物,在世界各地的民俗活动中,人们往往用面具把自己装扮成神鬼及各种奇禽异兽,以表示对自然力的崇拜或在想象中征服自然力,在民间的一些戏曲表演活动中,面具至今仍是主要的化妆手段。 1、赏析作品,启发学生的创作意识。 2、教师引导学生了解面具的起源、发展,鼓励学生描述、解释作品。 3、学生讨论,面具有哪些特点? 师生总结 (1)、造型夸张 (2)、颜色鲜艳漂亮 (3)、花纹丰富有趣 (4)、和人的基本的面部特征相似(具有五官) (三)强化阶段: 1、教师出示卡通动物小兔子面具、当堂制作。 2、教师启发、引导学生总结、归纳面具的制作步骤 a、用卡纸画出面具的轮廓,再将它剪下来。 b、画出五官的位置,用卡纸(不同颜色)制作好的细节(鼻子嘴巴等)贴到合适的位置。(也可以画出来) c、用彩色笔或者剪纸来装饰,为你的面具增加一些有特色的花纹或者图样。 d、剪下一张长条形的纸带,贴在面具后面,用来佩戴到头上。 e、完成。 (四)制作阶段: 1、教师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设想,说说打算做怎样的面具。学生制作 2、教师巡堂指导 (五)作业展示: 1、学生自评、互评,评选自己心目中的好作品,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2、教师总结。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