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教学内容:3.《画玩具》,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四年级上册 二、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与第2课《厨房一角》和第5课《画牌楼》构成了一个学习单元,表现方法属于线条造型系列。本课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学习从整体到局部的观察方法,以线描的形式表现出玩具的不同特点和不同质感。 《厨房一角》侧重学习用线条表现生活中物象的前后关系及画面的构图方法,为本课线描写生玩具打下了基础。而本课也为《画牌楼》一课分析与表现牌楼的整体结构和细部特征做了比较充分的技能准备。这三节课呈一个层层递进,逐步深入的关系,本课在中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课共有两个页面,第6页由玩具实物和“我的发现”板块中梵高的素描作品《圣马里海滩上的渔船》组成,第7页“我爱探究”板块共有6幅学生作品,分别表现了不同造型、材质的玩具,“艺术实践”也了明确的表现要求,“我会评价”提示本课可以采取的评价方法和评价点。整个页面的内容安排丰富合理,将趣味性和知识性巧妙融合。 三、学情分析: 优势:四年级学生的造型能力、表现能力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具备了一定的美术素养.大部分学生能较好地表现平面形象、立体造型,并能大胆的发挥想象,作品内容较为丰富,富有生活情趣,有较高的创新意识和较好的心理品质。他们上课气氛活跃,接受能力很强,大部分学生对美术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能自主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自主的学习掌握知识,并能将知识运用到作品创作中去。另外,七里渠中心小学正在开展“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开展的如火如荼,小组加分奖励制度极大的调动了学生上美术课的积极性。 略势:有一部分学生空间感较弱,线条运用能力较差,有待进一步提高。另外他们的眼界不够开阔,这就造成了他们在美术学习创作中的很多不便。 四、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学习用正确的观察方法,观察玩具的外形特征,了解玩具的造型特点,感受材质的不同;运用恰当的线条,表现生活中的不同质地的玩具特点。 2. 过程与方法:在观察、体验中感受玩具的不同造型与材质,通过合作研究的方式,学习如何用线的变化表现出不同质地玩具的外形及材质特点。 3. 情感与价值: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地观察生活、表现生活的习惯以及严谨治学的态度。 五、教学重点:能用多样的线条表现自己喜欢的玩具的特点。 六、教学难点:恰当地运用长、短、粗、细不同的线,表现出玩具的质地。 七、教学准备:学生准备自己喜欢的玩具、彩纸、勾边笔、安全剪刀; 教师准备ppt课件、示范图、实物玩具 八、教学流程: 九、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激发兴趣 一进教室老师就发现了同学们今天都是带着自己的好朋友来的,老师今天也给你们带来了一群好朋友,我们先来跟他们见个面吧!(播放视频) 同学们,你们喜欢这些朋友吗?玩具陪我们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时光,是我们成长的伙伴,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第三课《画玩具》,(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的欣赏,使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 得到放松,营造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学生设疑,教师总结本课需要解决的问题。 教师: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有没有想问的问题呢? 学生:提问 教师:同学们都提出了自己的问题,会提问的孩子就是会学习的孩子,老师将你们的问问题归纳为以下几个: a、玩具都有什么样子的? b、怎样画玩具?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并为后面的自主探究做准备。】 2.自主探究一:玩具的外形特点 教师:带着第一个问题“玩具都有什么样子的?”我们先来看一组图片,对照这些玩具,你能看出它们有什么不同吗? 学生:观察分析,回答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