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7课《虎头装饰》 基本信息 姓 名 学 校 学 科 美术 联系电话及邮箱 年 级 四年级 教科书版本及章节 人美版四年级(下) 学习领域/模块 设计·应用 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学习主题 设计·应用 单元教学设计说明:本单元属设计·应用学习领域。设计应用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围绕一定的目的和用途进行设计与制作,逐步形成设计意识和实践能力。在全套教材中前有《设计小帽子》、《漂亮的小钟表》、《多样的小饰品》,本册有《小小旅行壶》、《环保小屋》、《虎头装饰》、《靠垫设计》,后有《我设计的鞋》、《各式各样的椅子》、《垃圾桶设计》的学习内容。 2.单元学习目标与重点难点单元学习目标:了解装饰、设计的意义,学会利用多种形式、材料进行装饰设计与制作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大胆创新的能力及设计能力,加深对民间美术的了解,激发学生美化生活的愿望。单元重点:学习、了解民间虎艺作品的创作意义、表现方法,尝试用多种材料进行虎头装饰。单元难点:装饰的美观、新颖。 3. 单元整体教学思路(教学结构图)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第17课 虎头装饰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1.教学内容分析《虎头装饰》是四年级下册第17课的内容。本课学习是以手工制作、合作创新为主的一节“设计、应用”领域的课程。老虎是人们十分熟悉和喜爱的珍稀野生动物。在我国民间,老虎作为驱除邪恶、保佑平安幸福的吉祥物,有众多与生活密切关联的民间艺术品流传于世。让学生用纸、泥、废弃物等多种材料进行虎头装饰,即可以让学生继承民间传统,又能让他们大胆创新,提高动手能力,达到增强审美情趣、培养设计能力的兴趣。课前学生自己搜集了大量的资料,了解了虎头装饰的意义,教材选择了生活中的真实老虎的头部照片,还有民间老虎题材,比如陕西挂虎等,通过了解民间装饰艺术,使学生能够大胆的用自己创作的作品美化装饰生活。在本册教材中,这种传统的民间艺术还体现在第四课《走访民间艺人》,主要是对北京的一些传统艺术和一些艺人有一个了解,而在《虎头装饰》一课,是专门介绍虎文化,是具体的,具有趣味性,而且学生能够动手制作,因此,学生会对本课非常的感兴趣。 2.学习者分析四年级是中年级向高年级过渡的桥梁, 四年级要完成第二学段目标任务,还要有目的地渗透第三学段(5-6年级)有关的要求。 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较低段孩子们身心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思维形式由具体形象逐步向抽象思维发展,心理活动的随意性和自觉性也在增强,他们力求表现更真实、更深刻,表现能力有所加强,正学习透过事物表象揭示事物的本质。通过前三年的学习,孩子对美术课有着浓厚的兴趣,动手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水平。但还有一部分学生空间感较弱,线条的运用能力较差,有待进一步地提高。在应用设计学习领域,小学四年级学生,大部分能较好地表现平面形象、立体造型,并能大胆地发挥想象,作品内容丰富,富有生活情趣;有较高的创新意识和较好的心理品质。能运用一些造型方式,表现自己的所观察到的对象,有的学生对材料进一步的拓展,寻求技法和表现方法的创新,但也有的学生眼高手低,对表现缺乏信心,因此本学期仍要为学生最大限度地创造机会,提高学生的美术自信、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 3.学习目标确定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民间虎头装饰是对现实中的虎进行创造性地夸张、变形的结果,集中了民间艺人的智慧,包含了数千年的文化积淀。 (2) 学习设计制作民间艺术中虎头装饰的概括、夸张、变形、添加的表现方法。利用彩纸及其他材料进行虎头装饰的设计制作,培养学生形成设计意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了解民间虎艺术作品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