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19453

【联盟教学资源】2013高中物理(新人教必修二)64《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课件+教案+导学案+课堂对点演练+规范训练+知识点训练)(打包9套)

日期:2024-05-06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8次 大小:121769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训练,打包,知识点,规范,演练,课堂
    计算天体的质量和密度 1.一艘宇宙飞船绕一个不知名的行星表面飞行,要测定该行星的密度,仅仅需要 (  ). A.测定飞船的运行周期 B.测定飞船的环绕半径 C.测定行星的体积 D.测定飞船的运行速度 解析 取飞船为研究对象,由G=mR及M=πR3ρ,知ρ=.A对.故选A. 答案 A 2.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半径为1.49×1011 m,公转的周期是3.16×107s,太阳的质量是多少? 解析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F向=ma向=mr, ① 又因F向是由万有引力提供的 则F向=F万=G, ② 则由①②联立可解得 M== kg=1.96×1030kg. 答案 1.96×1030 kg 天体运动规律 3.如图6-4-1所示,a、b、c是在地球大气层以外圆形轨道上运动的三颗卫星,a和b质量相等,且小于c的质量,则 (  ).. 图6-4-1 A.b所需向心力最小 B.b、c的周期相同且大于a的周期 C.b、c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a的向心加速度 D.b、c的线速度大小相等,且小于a的线速度 解析 因卫星运动的向心力就是它们所受的万有引力,而b所受的引力最小,故A对.由GMm/r2=ma得a=GM/r2.即卫星的向心加速度与轨道半径的平方成反比,所以b、c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且小于a的向心加速度,C错. 由GMm/r2=4π2mr/T2得T=2π. 即人造地球卫星运动的周期与其轨道半径三次方的平方根成正比,所以b、c的周期相等且大于a的周期,B对. 由GMm/r2=mv2/r得v=. 即地球卫星的线速度与其轨道半径的平方根成反比,所以b、c线速度大小相等且小于a的线速度,D对. 答案 ABD 4.据报道,“嫦娥一号”和“嫦娥二号”绕月飞行的圆形工作轨道距月球表面分别约为200 km和100 km,运行速率分别 为v1和v2.那么,v1和v2的比值为(月球半径取1 700 km) (  ). A. B.  C.  D. 解析 根据卫星运动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有G=m,那么卫星的线速度跟其轨道半径的平方根成反比,则有== . 答案 C 5.两个行星质量分别为m1和m2,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半径分别是r1和r2,求: (1)它们与太阳间的万有引力之比; (2)它们的公转周期之比. 解析 (1)设太阳质量为M,由万有引力定律得, 两行星与太阳间的万有引力之比为 ==. (2)两行星绕太阳的运动看作匀速圆周运动, 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则有 G=m()2r. 所以,行星绕太阳运动的周期为T=2π . 则两行星绕太阳的公转周期之比为= . 答案 (1) (2)  6.4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 课  题 6.4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总课时数 课程目标 知识与 技能 了解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的应用 会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天体的质量和密度 掌握综合运用万有引力定律和圆周运动学知识分析具体问题的方法 过程与 方法 通过求解太阳.地球的质量,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运用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介绍用万有引力定律发现未知天体的过程,使学生懂得理论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可以指导实践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 1、行星绕太阳的运动的向心力是由万有引力提供的。 2、会用已知条件求中心天体的质量。 教学难点 根据已有条件求中心天体的质量。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上节我们学习了万有引力定律的有关知识,现在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万有引力定律的内容及公式是什么?公式中的G又是什么?G的测定有何重要意义? 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上述问题: 教师活动: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有着重要的物理意义:它对物理学、天文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它把地面上物体运动的规律和天体运动的规律统一起来;对科学文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给人们探索自然的奥秘建立了极大信心,人们有能力理解天地间的各种事物。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来学习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的应用。 新课讲解 一、“科学真实迷人”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