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197078

2022年中考语文冲刺:名著阅读 课件(共43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9次 大小:1911491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2年,中考,语文,冲刺,名著,阅读
  • cover
(课件网) 中考语文专项冲刺-- 命题趋势、考点分析、经典模拟 名著阅读 中考名著阅读 命题趋势探究 中考名著阅读,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倡议“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全国各地的命题者在“广阅读”“真阅读”“深阅读”等方式上下功夫,告别了以往的浅层次、碎片化、片段化等名著考查方式。 梳理全国优秀的名著阅读试题,结合语文教学实际,可以预见名著阅读方面的命题趋势。 一、重视整本书阅读。 以往的名著试题,注重识记、理解的考查,学生往往可以通过粗略阅读,甚至不阅读原著,仅仅依靠课本的名著导读,辅以大量习题,就能在考场上获得高分。这种阅读方式,与名著阅读改革的初衷相背离,也越来越被广大命题者抛弃。 “统编本”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指出:“初中语文统编教材中安排有名著阅读,其实就是整本书阅读。”整本书的“整”,既要有“完整”之意,又要有整合之能;既要能正确处理知识点,又要能整合点与点的关系,进而整合名著阅读各要素“点、线、面、篇”的关系。 一句话总结,整本书阅读主要解决的是把书“读深”的问题。近年,不少省市的考试命题都趋向考查对名著的“精读”和“深读”,强调学生要有阅读经历,要全面把握整本书的脉络,对人物形象进行全面分析,对作品艺术特色加以鉴赏,如若没有走进文本是很难答全的,这实际就是在强调整本阅读。 二、拓展名著群文阅读。 如果说整本书阅读更重视“纵向思维”的话,那么名著群文阅读就提供了“横向思维”的可能性。可以是一本名著之类的比较分析,也可以是部编本教材12本推荐名著的评析评价,抑或是从课本内到课本外的拓展性阅读,从而实现“教读———自读———课外阅读”的完整阅读体系。 名著群文阅读主要解决的是把书“读厚”的问题。比如,2019年杭州卷,艾青常用“太阳”的意象,“表达对光明、自由、胜利的不懈追求。保尔.柯察金、江姐、贝多芬都能体现这种追求。请选择一位,结合作品分析”。又比如2019年浙江绍兴卷,“小雅读到一句话:'风可以吹起一张纸片,却吹不走一只蝴蝶,因为生命的本质,在于不服从。’由此,她联想到刚读完的几部作品:《西游记》《水浒传》《简·爱》,觉得它们都包含着作者关于“反叛或归驯”的思考,你认为呢?请从下列人物中选择一个,结合作品内容就这个角度谈谈你的看法。孙悟空(《西游记》)林冲(《水浒传》)简·爱(《简·爱》)。 这类高水平试题就打破了以往名著阅读的藩篱(fān),让真正阅读的学生在考场上有收获。 三、注重名著阅读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是“语言的建构与运用”,而名著既是非常好的言语材料,又可以提升学生在实践中理解、体会及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比如2019年江西中考卷:班级拟开展“走进名著,与作者对话”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从下面“专题探究”中选择一个专题,以“一位忠实的读者”的名义,给作者写一封信,交流你的探究成果,字数200左右。 [专题探究]专题一:孙悟空的“不变”(《西游记》) 专题二:跟法布尔学观察(《昆虫记》) 专题三:探讨诗歌的意象(《艾青诗选》)。 一、导读 拓展名著相关内容,引用不同形式资料,激发阅读兴趣 二、推进 详细梳理名著重点情节,掌握名著内容 三、提升 阐述主题思想、人物评价、艺术特色,加深作品理解 四、训练 常考知识点题型训练,巩固内容记忆 名著复习四步法 训练重点 1、经典模拟(情节概述、人物形象) 2、比较阅读训练(主要情节、主题) 3、类文比较阅读(主要情节、主题) 一 《骆驼祥子》 考点一:人物形象分析 ①祥子的人物形象及堕落原因不能孤立片面地去把握人物形象,复习时对祥子形成系统、全面、深刻的认识。祥子是一个“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