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216770

人教鄂教版(2017秋)五年级下学期科学知识点复习资料(缺少16课)

日期:2024-06-10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素材 查看:31次 大小:315192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人教,教版,2017,五年级,学期,科学
  • cover
五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1.白天与黑夜 1.太阳 地球 昼夜交替 符合实际 不动 不动 否 否 不动 自转 是 否 不动 公转+自转 是 是 不动 公转 是 否 围绕地球转动 不动 是 否 通过模拟实验得出(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随着地球不断自传,地球上的人们就会看到白天和黑夜交替现象、周而复始的现象。这种现象叫作(昼夜交替)。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 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逆时针。 一天中不同时间是,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位置和方向都会发生变化,物体的影子的方向与太阳的方向相反,影子在早晨和傍晚较长,中午最短。同一时间,不同物体的影子方向相同。 一天中,早上和晚上气温较低,中午气温较高,最高气温一般在14:00———15:00。 夜空中月亮的位置和太阳一样在不断的变化,每天从东边升起,向西边移动并落下。 蝴蝶、蜜蜂以及大多数的鸟类等动物白天活动,晚上休息,而猫头鹰等一些动物则是晚上活动,白天休息。昼夜交替现象会影响动物的生活。 郁金香、蒲公英等白天随着太阳升起而开放,晚上收拢花瓣;夜来香则是晚上开花,白天花瓣闭合等。一些植物的变化规律与昼夜交替现象有关。 谁先看到日出 怎样探究北京和乌鲁木齐两地日出时间不同? (1)地球仪上确定北京和乌鲁木齐的位置。 在地球仪上观察并确认北京的乌鲁木齐两座城市的地理位置,并做好标记。根据地图上所标两个城市的位置,我们可以乌鲁木齐在北京的西边,北京在乌鲁木齐的东边; 用手电筒和地球仪做模拟实验, 地球仪上哪里被手电筒的光先照亮, 那里就先迎来日出。 两地日出时间不同的原因:地球是球形,不停地自传(自西向东或自东向西),所以在地球上所处相对地理位置不同的地区日出时间会有先后。 结论:地球的自传是围绕地轴,按照自西向东的方向进行的。因此比起西边地区,东边的地区会更早迎来日出。 根据图中北京、上海、重庆、拉萨、乌鲁木齐5个城市位置,请按看到日出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序。 1 2 3 4 5 四季的形成 2.通过模拟实验,我们发现: 由于地球在公转中地轴是倾斜的,而且保持不变,造成了在一年中,地球转到不同位置时,同一地点会出现被阳光直射和斜射的情况。 直射时,气温高,就是夏季; 斜射时,气温低,就是冬季。 如果地轴是直的,则太阳的直射点不会发生改变,地球上的每一个点在一年中的气温都是一样的。 3. 季节 春 夏 秋 冬 气温变化 温暖 炎热 凉爽 寒冷 影长(正午) 影子适中 影子最短 影子适中 影子最长 太阳高度 适中 高 适中 低 结论 夏季,气温较高,影子最短,太阳高度最高; 冬季,气温较低,影子最长,太阳高度最低。 地球公转和地轴倾斜,使得太阳对地球的照射角度发生有规律的变化,气温也随之变化,由此便形成了四季。 二十四节气是我们的祖先根据昼夜的长短、正午的影长等变化,在一年当中定出的24个时间点。这些时间点与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有关。 6. 7.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农事活动与节气之间有着密切关系。农事谚语: “谷雨前后,种瓜点豆”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 不怕种子旱,就怕秋苗干。 大雪飞满天,来岁是丰年。 麦浇小,谷浇老,雪盖麦苗收成好。 冬雪是麦被,春雪烂麦根。 冬雪一层面,春雨满囤粮。 大雪河封住,冬至不行船。 第二单元、能量的转换 4.电灯的能量转换 1.白炽灯:外部结构:灯头、灯泡 内部结构:有灯丝,通电时灯丝会发光 亮度低,有明显的发热现象 2.荧光灯:外部结构:灯头、灯泡 内部结构:既没有灯丝也没有小品片,它是靠着充进灯内的一种特殊气体和内壁的荧光粉发光的。 亮度剧中,有发热现象 LED灯:外部结构:灯头、灯泡 内部结构:没有灯丝,但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