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223430

青岛版(六三制2017秋)五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单元2课《光的反射》教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3次 大小:3918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青岛,学期,光的反射,2课,单元,第一
  • cover
2.光的反射 课标要求 知道行进中的光遇到物体时,会发生反射现象,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变化。(6.2.2) 教学目标 1、观察教师设计的小实验,从实验现象中得出光的反射规律。 2、交流探讨生活中光的反射现象,得到结论一般物体都能反光,能够正确理解光的反射现象及其规律。 3、结合生活经验探究如何看到自己的后脑勺,后脑勺反射的光是怎样进入到自己的眼睛里的,总结光的反射现象,了解光的反射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一般物体都能反光,能够正确理解光的反射现象及其规律。 难点:结合生活经验了解光的反射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 资源与建议 1.课前准备:平面镜、激光笔、实验记录单等。 2.学习过程:首先,通过小镜子把阳光照到背光的墙上的小实验知道光的反射现象;接着,探究其他物体是否能反射光;再次,探究怎样能看到自己的后脑勺,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 3.本课学习重点是“光的反射现象”,难点是“能够掌握光的反射规律”,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加上教师的引导将有助于突破难点。 学习过程 课前探究 观察光的行进,以及光在射到镜子表面后传播方向的变化,了解光的直线传播与反射。 任务一:探究光照在镜子上,传播方向有什么变化。(检测目标1) 一、情境聚焦 首先教师演示通过小镜子把阳光照到背光的墙上的小实验。提出问题:“这种现象是怎样形成的呢?”。 生:讨论后得出我们发现了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了回去,这种现象就叫做光的反射。 方案探究(一)基础活动———认识光的反射。 师演示:出示实验材料,在不移动手电筒的情况下,你能使光源发出的光反射到屏上的吗? 尝试:学生表达想法并尝试活动。(提醒:不要用激光笔等强光源照射眼睛,也不要用眼睛不要直视激光笔及镜子中的强光) 入射光是直线传播吗?反射光是直线传播吗? 对比多组光的反射线路图,我们有什么发现? 在光线与镜面的交点处,画一条垂直镜面的虚线。我们有什么发现? 我们发现的光的反射规律相同吗? 师指导实验方法及注意事项: (1)实验方法 ①调节平面镜,使激光笔发出的光线照光射到平面镜后反射到屏上的第一个标记处,做好记录。 ②再次调节平面镜,使光线反射到屏上的第二个标记处,以此类推。 ③反复实验,对比多组光的反射线路图,寻找发现。 (2)实验注意点 ①注意安全,不能用激光笔照射眼睛。 ②调整激光笔与屏的距离,以确保能在屏上清楚地看到一道光斑。 ③实验中要保持激光笔和屏的位置稳定。 评价标准: 能说出用光的反射现象。 (2)能通过学习知道光的反射规律 (3)通过学习能正确的了解光的传播与反射。 二、方案探究(二)进阶活动 任务二:探究其他物体是否能反射光。(检测目标2) 1.师:生活中,像镜子这样可以反光的物体还有很多,你知道哪些? 生:平静的水面、玻璃表面、有抛光的金属面等。 2.师:它们的特点是什么? 生:可以进行反射。 3.师:其实,它们的表面可以印照其它物体,同学们想想,是这样吗?虽然它们都能进行反射,但它们发射的效果是不同的,像镜子这样的物体,反光效果比较好。生活中,哪些物体反光效果好? 生:平静的湖面等。 5.师:这些物体的特点是什么? 生:在阳光或灯光下看上去较耀眼。 6.师:之所以耀眼,是因为表面很光滑。如果物体表面很光滑,那么当光线照射其表面时,就会发生镜面反射,人们就会看到明亮的镜像。 8.观看视频:光的反射。 评价标准: 能根据老师课件出示的图片发现生活中一般物体都能反射光。 能正确的总结出这些物体的特点。 能准确的比较不同物体的反光情况,认识不同物体表面反光效果是不一样的。 三、交流评价 出示活动手册中医生额镜,车子后视镜等图片,画一画光在镜面上的反射路线。 四、拓展应用 任务三:探究怎样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