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2231481

2.4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课件-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物理粤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共28张ppt)

日期:2025-04-25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6次 大小:351887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ppt,28张,一册,必修,选择性,教版
  • cover
(课件网) 粤教版 高中物理 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第二章 机械运动 第四节 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 知识回顾 单摆 理想化模型 简谐运动( ) 回复力:摆球重力沿切线方向的分力 周期: 一、实验目的 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 二、实验原理 当摆角很小时,单摆在竖直面内的摆动是简谐运动。 可得 , 由周期 , 如果测出摆长L和周期T,则可计算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三、实验器材 细线(伸缩性小) 金属小球(开有通过球心的小孔,质量大、体积小) 带有铁夹的铁架台 毫米刻度尺 夹子 秒表 游标卡尺等 四、实验步骤 1.让细线穿过金属小球上的小孔,在细线的穿出端打一个稍大一些的结,制成一个单摆。 2.将铁夹固定在铁架台上端,铁架台放在实验桌边,使铁夹伸出桌面,把单摆上端固定在铁夹上,使摆球自由下垂,并在单摆平衡位置处做上标记。 四、实验步骤 3.测量摆长。 摆长 = 摆线长 + 摆球的半径 方法一:用刻度尺直接测量小球球心与悬挂点之间的距离。 方法二:用刻度尺测量从悬点到小球上端的摆线长L0,再用游标卡尺测量出摆球的直径d,则摆长L=L0+d/2。 四、实验步骤 4.测量周期。 将摆球从平衡位置拉开一个很小的角度,然后由静止释放摆球,使摆球在竖直面内摆动。以摆线通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用秒表测出单摆完成n次(如50次)全振动的时间t,计算出平均完成一次全振动的时间 ,即为单摆的振动周期。 5.改变摆长,重复做几次实验,将数据记录在表上。 想一想 1.下图画出了细线上端的两种悬挂方式。应该选用哪种方式 为什么? 甲 乙 2.为什么不是测量一次全振动的时间作为周期,而是要测量多次全振动的时间,然后通过计算求出周期? 3.记录振动次数时,为什么要以摆线通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 实验: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 五、数据处理 方法一:平均值法 每改变一次摆长,将相应的L和T代入公式 中求出g值,最后求出 。 五、数据处理 方法二:图像法 由 ,得 ,以T2为纵坐标,L为横坐标作出T2-L图像。 其斜率 ,由图像斜率即可求出g。 六、误差分析 1.系统误差:主要来源于单摆模型本身。 如:悬点没有固定;摆线较短、摆球体积较大,摆球不可以看成质点;摆线的伸缩性较大,不可忽略;摆动时摆角较大;摆球的摆动不是在竖直平面内的摆动,而是形成了圆锥摆等等。 2.偶然误差:测量时间、摆长时产生的误差。 如:测量n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时,多计或少计了振动次数;用刻度尺测量摆线长时的读数误差;测量摆长时忘记加上小球的半径等等。 七、注意事项 1. 选择细而不易伸长的线,长度一般不应短于1 m;摆球应选用密度较大、直径较小的金属球。 2.摆动时摆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应很小。 3.摆球摆动时,要使之保持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不要形成圆锥摆。 4.计算单摆的全振动次数时,应从摆球通过最低位置时开始计时,要测n次全振动的时间t。 想一想:还有哪些方法可以测量重力加速度? 平衡法 自由落体运动法 单摆法 课堂练习 1.在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下面的叙述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 A.摆线要选择细些的、伸缩性小些的,并且尽可能长一些 B.摆球尽量选择质量大些、体积小些的 C.为了使摆的周期大一些,以方便测量,开始时拉开摆球,使摆角较大 D.用刻度尺测量摆线的长度,这就是单摆的摆长 E.释放摆球,从摆球经过平衡位置开始计时,记下摆球做50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t,则单摆周期T=t/50 【答案】A、B、E正确,C、D错误。 课堂练习 (1)双线摆的振动周期T=_____,双线摆的等效摆长L=_____。 (2)依据公式g=_____代入周期T和等效摆长L的值,即可求出重力加速度。 2.如图所示,某同学利用双线摆和光电计数器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已知每根悬线长为d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