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簧管波尔卡》教学设计 教材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下册 课型:欣赏课 教学目标: 听辨主题旋律的重复出现,培养学生音乐记忆力。了解回旋曲式结构。 随不同主题作不同表现,感受不同主题的特色。 认识单簧管、体验波尔卡舞蹈。 教学重难点:学生体会波尔卡舞步,用彩带感受主题B、C特色。 教学过程: 导入 认识单簧管。 同学们,老师带来一件乐器:单簧管。单簧管又称黑管,是西洋管线弦乐重要的演奏乐器,它音乐宽广、表现力丰富被成为管弦乐中的演说家。单簧管是一种木质乐器,通过哨片震动发声,音色时而低沉时而嘹亮,因此又被成为木管组中的“喜剧女高音歌唱家。” 也是木管组乐器中应用最广泛的乐器之一。 让它跟大家打个招呼(吹奏单簧管音阶) 老师演奏单簧管送给大家一段音乐(演奏《单簧管波尔卡》第一主题) 这段音乐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让我们跟随乐曲仔细聆听。 聆听第一主题 同学们可以通过拍手或者是跺脚等方式把自己的音乐感受表达出来 请个别同学示范自己的感受 再次聆听,找到XX X 的节奏。 请同学们起立用脚步感受。 听辨乐曲:播放全曲,听到第一主题时用脚步表达,不是第一主题时可以挥拍或是跟老师动作感受音乐 了解波尔卡 咱们欣赏的题目是《单簧管波尔卡》,我们之前认识了单簧管,那么“波尔卡”是什么那?波尔卡是种舞蹈 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感受(播放波尔卡舞蹈视频) 你感受到它的舞蹈特色?跳跃、活泼。 波尔卡,是捷克的一种民间舞蹈,19世纪中叶风行欧洲。以男女对舞为主,基本动作由两个踏步和一个跳踏步组成。或者是单足跳跃等。一般为二拍子,三部曲式,节奏活泼。 教师示范一到两个动作 感受波尔卡 我们知道波尔卡的舞蹈特色和基本的 步伐,现在我们再听刚才的音乐,请你把一些简单的波尔卡的舞步加入到咱们刚才找到的节奏里吧。 学生听音乐自行尝试 教师引导学生用跳跃的舞步表现音乐。 完整聆听乐曲,主题一时加入波尔卡舞步,其他主题时可挥拍或是跟老师做动作。 了解回旋曲式 我们跳跃的舞步在全曲中出现了几次?3次 是的,循环出现了3次。我们这首单簧管波尔卡是一首回旋曲式结构。A+B+A+C+A 回旋曲式:西洋音乐曲式结构之一。其基本原则是:主要主题周而复始地循环往复, 在其重复之间,插以对比性格的‘插部’(副题),在回旋曲中,主要主题至少要呈现3次。其中的A是多次出现的回旋曲主要主题,B、C、D、E是新材料,专用名词是"插部"。一首回旋曲至少要有两个插部。 主要主题的循环出现和不同的插部,是为了让我们这首乐曲更加丰富,使主题一形象更鲜明。 感受两个插部(B和C) B 我们先听B主题,它的特点是什么 播放主题B旋律高低起伏 我们可以用线条把它画出来。请学生示范,教师引导个纠正 除了用线条表现音乐,我们还可以用其他的方式,比如彩带, 教师示范:彩带表现乐句的划分和高低起伏。 C 我们用舞步感受了主题A,用线条和彩带感受了主题B,你怎么来表达主题C哪?它有什么特点? 播放主题C 特点:每一句前都有一个高音位置的长音。有扩大、伸展的感觉。 我们试试用什么表达这种伸展。可以打开双手。 把彩带用上再试试,身体伸展开+彩带表达连音。 整体感受乐曲 我们再次完整聆听乐曲,听到不同的主题时可用不同的方式表达。 小结 本节课,我们欣赏了回旋曲式的《单簧管波尔卡》,认识了单簧管、了解了波尔卡,通过舞步和彩带表现了不同的主题。知道不同的音乐形象可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希望咱们以后在音乐学习体会更多的乐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