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243238

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第25章 第三节 免疫 教案

日期:2024-06-24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6次 大小:1639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25章,三节
  • cover
第二十五章 第三节 免疫 一、教材分析 本节是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第十单元第25章第三节的内容,是新课标确立的“健康地生活”这一主题中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生物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本节课内容的概念多,双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如抗原、抗体、特异性免疫等。困此,怎样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是本节课面临的难题。 二、学情分析 在第一节的学习中对传染病的知识进行系统学习,免疫知识与生活联系紧密,学生对内容应该有着深厚的兴趣,抓住这一契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 2、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3、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生物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懂得如何健康的生活。 教学重点:描述人体的 免疫功能。 教学难点:举例说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区别。 四、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病菌,通常情况下我们并没有患病,是因为什么呢?有一个男孩他生活的环境却和我们不一样,他的名字叫戴维,大家都叫他泡泡男孩。 教师:“泡泡男孩”戴维为什么要生活在那样一个环境中呢? 学生:他的体内没有任何免疫系统,没有任何抵御细菌、病毒的能力。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启发学生思考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性,带着问题吸引学生注意力。 (二)、探究过程 教师:人的免疫系统有哪些呢?他们都有什么功能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 探点一:为什么涂在清洁皮肤上的病菌会很快死亡?说明皮肤具有什么功能? 结合图片,课件得出结论: 皮肤和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它们不仅能阻拦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还有杀菌作用。 呼吸道黏膜上有纤毛,具有清扫异物的作用。 探点二: (1)感染后的皮肤为什么会出现红肿现象,有时还会化脓? (2)人体的口腔有很多细菌,口腔上皮受伤后很快愈合? 学生通过探究得出结论: (1)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能杀死细菌,消除炎症。 (2)唾液有溶菌酶具有杀菌作用 (3)人体第二道防线包括了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和唾液中的溶菌酶的杀菌作用。 教师:第一道和第二道防线是人体什么时候具有的功能? 学生:生来就有。 教师:这种人体生来就有的,它们既不针对某种特定的病原体,又不具有选择性或特异性,对多种病原体都具有防御作用,这样的免疫作用称为非特异性免疫。 【设计意图】将抽象过程转变为直观的形象生动的图片,学生在直观地观察到非特异性免疫的作用特点,以及通过学生自我观察,结合课本,自学和与同学交流,讨论结果的主动学习方法,不仅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掌握了自我探索、自我学习和共同合作的能力。 探点三: 教师:小时候大人跟我们说,不要和得了腮腺炎或得了水痘的人玩,会传染的。但是,如果得了一次以后就再也不会得了。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回答。 教师:人体除了非特异性免疫,还有特异性免疫。患过腮腺炎和水痘的人体内能产生一种特殊的蛋白质—抗体,这种抗体具有抵抗腮腺炎病毒和水痘病毒的能力,使人不再患腮腺炎和水痘。而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做抗原。 【设计意图】利用腮腺炎和水痘等生活中的实例,启发学生思考特异性免疫的过程,并结合图片,运用动画的形式,让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 总结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的区别,学生独立完成表格。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范围 机体对体内外异物都可以发生免疫反应 机体仅对某一异物(抗原)产生免疫反应 特性 非专一性 专一性 形成 生来就有的 后天逐渐形成的 【设计意图】采用科学探究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通过表格的形式将知识进行整理,更有条理。学生独立完成表格,有利于提高归纳和总结的能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