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247786

人音版 二年级下册音乐 6《猫虎歌》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4-06-27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9次 大小:35379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人音版,二年级,下册,音乐,猫虎歌,教案
  • cover
教学内容 人民音乐-出卷网-课程标准教材小学第四册第五单元《兽王》中的《猫虎歌》。 教学领域 表 现  教材分析 《音乐课程标准》把音乐课程的内容分为音乐感受与鉴赏、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四个教学领域。其中,音乐表现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活动,教师在选择有艺术价值的表演曲目时,要注意活动的趣味性,注意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广泛性,注意活动的形式要有变化和层次。《猫虎歌》就是一个充满童话色彩又具有民歌风味的创作歌曲,歌曲幽默诙谐,形象鲜明,极富童趣。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围绕“情趣”开展教学,达到以情生趣,以趣促情的教学目的。 教学目标 通过表演,感受音乐所描绘的动物形象。模仿动物,抓住动物特征,有创意地编排动作,表现猫与虎的神态及性格特征。教育学生: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要保护好动物。 课标提示 《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表现是实践性很强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性内容,是培养学生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自信的演唱、演奏能力及综合性艺术表演能力,发展学生的表演潜能及创造性潜能,使学生能用音乐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并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使学生享受到美的愉悦,陶冶情感。 教学准备 多媒体电脑课件;猫和虎的头饰;其它相关学习用品。 教学程序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故事导入“猫、虎”登堂入室播放旋律师生故事会 《猫虎歌》音乐起———组织学生有序地走进教室就坐。1、引语:今天我带来了两位小客人,你们猜猜他们是谁?依次出示猫、虎的图片。2、请学生讲故事。3、教师讲故事———《老虎拜师傅》 学生在《猫虎歌》创设的音乐氛围里各自就坐。1、猜一猜,想一想 学生根据背景图片进行猜测。2、讲一讲,想一想学生讲故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听一听,想一想学生看课件、听故事、听音乐。 通过讲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学生始终在感受歌曲的旋律,为下一步创作奠定情感基础,并做好新歌的旋律铺垫。 设计思路 上课铃声还未敲响,教室里就响起了《猫虎歌》的旋律,这一新颖的教学方法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学生,使学生产生了探究的欲望。一开始上课,师生在小音量的音乐背景中同台讲演猫跟虎的故事,借助屏幕,创设了一个“大森林”的情境,情节如何展开,好戏在后头呢。学生的注意力开始集中了,思维被激活了,急切地想解开猫虎之斗的结果,新课由此导入。 教学程序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听唱歌曲欣赏歌曲感受旋律熟悉节奏朗读歌词学唱歌曲体验情感 1、引语:这个故事叫《老虎拜师傅》,有人将这个故事编成了一首童谣,音乐家给它谱上曲创作成了《猫虎歌》。播放歌曲范唱。启发:“听完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感受?”2、指导学生读好附点节奏和切分音节奏。教师引导学生学唱歌曲。 ①默唱歌曲。②小声唱歌曲。③放声唱歌曲。指导学生把握音准。指导学生处理歌曲的情趣。 1、说一说,想一想学生聆听歌曲范唱。师生归纳:歌曲幽默风趣,具有民歌风味。2、比一比,想一想师生根据节奏读歌词。3、唱一唱,想一想学生学唱。小组讨论:这首歌曲用什么情绪演唱?(幽默、风趣)学生有感情地演唱。 第一段第一句:制造悬念,猫和虎碰面了肯定有戏看。第二句:猫神气地装老虎的师傅。第三句:本来狮、豹、猫、虎都是一类的。可猫说,狮、豹都是猫,把虎弄糊涂了,也可以理解为是老虎自己也弄不清楚了。第二段第三句:虎想吃掉猫,可猫一下子跳到树上,虎怎么也抓不着,这下子看你老虎服不服气。引导学生唱出“口也”的调皮感觉,体会每一句歌词的不同情调。 教学程序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情景表演欣赏猫剧接收邮件创编活动学科渗透 1、引语:同学们精彩地表演唱引来了一群猫—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