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256918

13.1超前思维的含义与特征课件-2020-2021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日期:2024-06-26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0次 大小:107270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思维,13.1,政治,必修,选择性,统编
  • cover
(课件网) 第一框 超前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第十三课 创新思维要力求超前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国家为什么每五年都要制定一个发展规划?我们自己是否筹划了近期学习目标?做好了自己的长远职业规划?这都需要我们立足现实,用超前思维规划美好未来! 议题一:超前思维的含义 事物的发生和发展有其规律性,人的思维对事物的反映具有能动性。思维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对事物的发展趋势作出预测。 1、超前思维的客观依据 一、超前思维的含义 2、超前思维的含义 超前思维是在多角度、全方位地分析事物的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从事物发展的现实情况出发,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状态,运用合理的推理和想象,判断事物未来发展趋势的思维形态。 (1)从人们的认识状态和认识对象的存在状态之间的关系看,人的思维既可能近似于等同地反映事物的存在状态,也可能以超前或落后的方式反映事物的存在状态。 (2)思维落后于事物发展状况,是所谓的“后知后觉”或者“不知不觉”。 (3)能够对事物发展情况作出正确预测的,称为“先知先觉”。 3、超前思维的表现———先知先觉” 一、超前思维的含义 【相关链接】:古人对超前思维十分重视,“先知先觉”并总结了规律性的认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张在时间的长河中探索事物的发展规律,获得超前处理问题的智慧。比如:中医讲究“治未病”,病要在未得时医治,等病症显现出来再治疗已经晚了一步;安身立命要有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处理问题治国理政,要学会下好先手棋。《老子》中说的“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就是这个意思。 4、超前思维生成的思想条件———超前意识” (1)超前思维是有超前意识的思维。 (2)超前意识: 是不满足于现状的意识,是居安思危的意识,是自觉地站得更高、看得更远的意识,是追求事物发展更好、更优、更强的意识。 (3)超前意识的基本品质: 善于反思、勇于质疑。(没有反思、不敢质疑,就不会有超前意识,更不会有超前思维。) 一、超前思维的含义 【相关链接】:“疑”与“问”的意识对培养超前思维的重要性 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陈献章说:“前浆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 “疑”是“问”的前提,有“疑”才会追问。“疑”既有对答案确定性的怀疑,也有对答案正确与否的质疑。有“疑”才能发现问题,有问题才能引发对事物发展状况的探索和思考。—没有问题是最大的问题! 一、超前思维的含义 议题二:超前思维的特征 超前思维是建立在对事物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把握之上的,却又不局限于事物的过去和现在的存在状况,而是对认识中落后的、过时的、丧失优势的东西予以否定,肯定其中进步的、先进的、有价值的东西,并在此基础上构想事物发展的可能的趋势。 1、超前思维具有探索性 二、超前思维的特征 例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等都体现了超前思维的探索性。 2、超前思维具有预测性 思维具有能动性,能动的思维能够在头脑中创造观念的对象。超前思维正是利用思维的创造性,超越了事物发展的具体时间和空间,以及事物发展的具体环节,在头脑中推想事物发展的未来状况。相对于事物的现状而言,超前思维的结果具有“事先得知”的特性。 二、超前思维的特征 例如: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的力量大为削弱。在秋收起义后不久,有人提出“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问。面对这种悲观的论调,毛泽东鲜明地提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最终我们的革命取得了胜利! 3、超前思维具有不确定性 (1)原因: ①超前思维指向未来,但未来并不是现实的单向直线的延伸,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