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257331

京改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 10.2 金属的化学性质 教案 (表格式)

日期:2024-06-13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7次 大小:2611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改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10.2
  • cover
金属的化学性质 教材分析 金属的化学性质是北京2011课标版第十章第二节的内容。学习了本课题之后,能完善学生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体系,同时也为将来学习酸、碱、盐的知识奠定了基础。本节课的内容贴近生活实际,开拓学生的视野。 学情诊断 现阶段九年级学生已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事物的认识正处于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变时期。本课题中,我采用翻转课和实验探究的方式进行教学,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将金属与氧气的反应,金属与盐酸或稀硫酸的反应放在课前,以学生观看微课、预习课本,自主学习的方式进行,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知识梳理,形成知识网络,并将重点放在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方法探究上。通过对实验事实进行分析,逐步诱导,引导学生自主建构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方法。 三、教学目标 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初步认识铁、铝等常见金属与稀盐酸、稀硫酸,以及与某些金属化合物溶液的置换反应; 2、学会比较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方法; 3、通过学习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方法,引导学生逐步建构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方法模型; 4、通过比较Cu和Ag金属活动性强弱,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以及通过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推理得出实验结论的能力; 5、通过对金属活动性顺序表规律的探求,培养学生归纳演绎的能力; 6、通过分析为何不宜用钢丝球擦洗铝锅,促进学生体会化学的学科价值,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运用化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方法 教学难点:对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探究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教学用品 《金属与氧气反应》和《金属与盐酸和稀硫酸反应》微课、《学生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本节课的PPT、实验用品、平板电脑及交互系统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播放视频,提出设问:如何用金属的物理性质来区分黄金和黄铜?如何用金属的化学性质来区分他们呢? 通过视频,向学生提供基于生活的情境素材,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引出课题。 二、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学生活动一】图片展示学生课前学习成果,并引导学生发现错误,改正错误。铝在空气中能与氧气反应,为什么生活中常见的铝制品却很耐腐蚀? 阅读课本第9页第2自然段,寻找答案。【联系生活】生活中用钢丝球擦洗铝锅,这种做法是否科学合理? 通过发现并改正易错知识点完善学生的认知。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并运用知识进行分析推理的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学生体会化学的学科价值,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运用化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三、大多数金属能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 【学生活动二】图片展示学生课前学习成果,并引导学生发现错误,改正错误。【提出问题】观察这些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分类上,它们有何特点? 通过发现并改正易错知识点,完善学生的认知引导学生学习从物质分类的角度对化学变化进行分类研究的方法。 四、探究金属活动性强弱 【学生活动三】观察金属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的实验现象,如何将其分为两类,依据是什么? 【结论】Mg、Zn、Fe的金属活动性比Cu、Ag、Au的金属活动性强。【提出问题】如何比较Mg、Zn、Fe的活动性强弱,或Cu、Ag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引导分析】铁能置换出盐酸中的氢元素,铜不能置换出盐酸中的氢元素,故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我们还知道铁能置换出硫酸铜溶液中的铜元素。将两者结合起来,你可以从中得到哪些启发?【实验探究】利用获取的知识,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比较Cu、Ag的金属活动性。上传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学生活动四】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表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