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257390

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教案

日期:2024-06-18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2次 大小:1967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课题,燃料,合理,利用,开发,教案
  • cover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教学设计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分组实验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着能量变化。 (2)知道化石燃料的组成、性质、用途开发利用。 (3)了解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我国资源与资源短缺的国情,认识到合理利用开发能源、节约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 (1)运用观察和实验的方法获取信息;通过文字、图表表述信息;运用比较、分类、归纳和概括等科学方法加工信息。 (2)运用实验探究的方法得出结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帮助学生树立“人类要合理开发利用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意识。 2学情分析 本节课难度不大,但容量不小,因此对知识进行了重新组合。 学生已有的基础,(1)知识基础:基本认识了燃烧的知识;较系统的掌握化学反应实质、质量守恒定律;(2)能力基础:具有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实验设计能力;(3)心理基础:渴望表达、渴望体验 。 学生已学会研究物质的简单方法和分析能力;作为与生活联系密切的化石燃料,学生已有基本的认知度会有深入学习的兴趣和探究意识。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知道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2)知道化石燃料的形成、合理利用开发和不可再生性,认识它对人类所起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思考分析、获取加工信息的能力。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燃料的开发和利用 环节一:导入新学 导语: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三个礼物,第一个礼物是一段视频。 教师播放视频:嫦娥三号升空。 解说:2013年2日凌晨,中国在航天史上又做出了一个壮举,嫦娥三号成功发射。燃料燃烧放出能量推动火箭升空,人类是不是只有通过燃烧才能获得能量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中的化学问题) 活动2【活动】分组实验———体验化学反应中放出热量 环节二:指导自学 【分组活动一】 分组实验:氧化钙与水反应,镁与稀盐酸反应。 观察现象感受化学反应放出热量并完成学案上的内容。 小组代表在全班汇报。 根据实验现象,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小结:有些化学反应放出热量放热。 问:是不是所有的化学反应都放出热量呢? (让学生亲身体验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活动3【活动】小魔术(滴水成冰)———体验化学反应吸热现象 环节三:引导互学 老师送给你们第二个礼物,小魔术:滴水成冰 过渡:小木板滴上几滴水,在温暖的教室里,真的能让水结冰吗?如果能请给予掌声,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 教师演示:将氯化铵和氢氧化钡倒入锥形瓶中混和,再将锥形瓶放在滴少量水的小木板上,木板被冰粘起。 学生猜想,教师揭秘:2NH4Cl + Ba(OH)2 反应吸收热量 讲解:大部分释放出热量,少数是吸收热量,如木炭还原二氧化碳。 教师引导思考:通过对现象分析,你对化学变化有没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小结:化学反应中不仅有新物质生成,同时还常常伴随能量的变化,主要以热量的形式反应出来。 应用:化学反应能实现能量转化比如“自热米饭”自热剂正是对这种能量的一种应用,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生活中对化学反应产生能量的利用还有哪些? 学生联系生活回答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列举实例,教师补充。(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意识) 活动4【活动】煤和石油:阅读教材———学会对比分析 过渡:目前我们使用的燃料大部分来自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气等,关于这三种化石燃料,你最熟悉的是哪种?你知道它是如何形成的吗 学生查找教材知道,煤、石油、天然气是由古代生物的遗骸经过一系列复杂变化而形成的,是不可再生能源。 【分组活动二】全班学生分成两组,阅读教材填写学案。比较煤、石油的形成、物质类别、元素组成、综合利用等。学生代表汇报,教师展示煤和石油综合利用的图片,学生观察图片分析属于什么变化?哪些是没想到的?(让学生知道教材也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