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261600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同步课时练习:5 黄河颂(word版含答案)

日期:2024-05-05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6次 大小:2041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答案,版含,word,黄河,编版,练习
  • cover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同步课时练习:5 黄河颂(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山巅(diān) 劈开(pī) 澎湃(bài) B.发源(yuán) 浊流(zhú) 滋长(zī) C.屏障(píng) 哺育(pǔ) 构筑(zhù) D.臂膀(bǎng) 体魄(pò) 狂澜(lán) 2.选出下列句子语言表述得体的项( ) A.学生赵林去看望五年未见的班主任,一见面他就紧紧握住老师的双手激动地说:“老师久仰了,特别想念您!” B.学生黄明收到老师送给他的一幅字画,感激地说:“我定会珍藏老师的墨宝,铭记老师的恩情。” C.某校即将举行一百周年校庆,李校长对赞助者说:“感谢您对敝校所尽的绵薄之力。” D.昨天本人在阅览室不慎丢失《随想录》一书,期盼拾到者高抬贵手马上归还。 3.对诗《黄河颂》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第2节“望黄河”部分,一个“望”字统领下文,“望”的内容虚实结合,章法谨严。 B.诗中“啊!黄河!”反复出现,起到了分层的作用。 C.全诗都以第二人称“你”来称呼黄河,使感情抒发得更为直接、真切、浓烈! D.诗歌写得明快雄健,以长句为主,长短结合,自由奔放且错落有致。 4.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向着/黄河,唱出/我们的赞歌。 B.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C.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D.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5.小灵用归类法复习文学常识,以下说法哪项有误?( ) A.邓稼先、闻一多、鲁迅、吕蒙都是行动的巨人,或为强国,或为学术、革命,或为提高自身修养,他们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B.与第一单元写杰出人物不同,本册第三单元写的都是小人物,展现小人物平凡卑微却质朴善良的品质。 C.文言文称呼对方的称谓语有卿、大兄、汝、尔等,其中“卿”、“大兄”“汝”属于敬辞。 D.《黄河颂》和《土地的誓言》的抒情方式更偏直接抒情,《老山界》则偏间接抒情。 二、句子默写 6.请补写出下列描写黄河的诗句。 (1)_____,奔流到海不复回。 (2)_____,将登太行雪满山。 (3)九曲黄河万里沙,_____。 (4)黄河远上白云间,_____。 三、语言表达 7.《黄河颂》歌词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起了什么作用? 四、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我站在高山之巅, 多少英雄的故事, 望黄河滚滚, 在你的身边扮演! 奔向东南。 啊,黄河! 惊涛澎湃, 你是伟大坚强, 掀起万丈狂澜; 像一个巨人 浊流宛转, 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结成九曲连环; 用你那英雄的体魄 从昆仑山下 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奔向黄海之边; 啊!黄河! 把中原大地 你一泻万丈, 劈成南北两面。 浩浩荡荡, 啊!黄河! 向南北两岸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 从你这儿发源; 8.诗中,诗人称“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如何理解黄河是“摇篮”,是“屏障”? 9.为什么说黄河“浊流宛转/九曲连环”?请你具体说出黄河是从哪儿发源,流到哪里的?黄河有多长,流经哪几个省区? 10.“啊!黄河!”在诗中多次出现,是何修辞?起什么样的作用? 11.诗人借黄河表达怎样的感情?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B 3.D 4.A 5.C 6. (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2)欲渡黄河冰塞川 (3)浪淘风簸自天涯 (4)一片孤城万仞山 7.“啊!黄河!”反复出现,把歌词主体部分分成三个层次,由实到虚,环环相扣,逐步深入。 8.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滋养了世代炎黄子孙,所以把黄河喻为“摇篮”。把黄河比喻为“民族的屏障”,侧重于从黄河对中华民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