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2271171

人美版(北京) 三年级下册美术 第12课 泥条造型(别致的小花瓶)教案

日期:2025-09-21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2次 大小:61770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人美,泥条,花瓶,别致,造型,12课
  • cover
《别致的小花瓶》教案 美术,三年级下册,人民美术-出卷网- 《别致的小花瓶》教案 一.教学对象 小学三年级 二.教学课时 一课时 三.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人美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第八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是陶艺系列课程中的一课,在整个教材中起到的是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课教学利用黏土的可塑性强的特点,采用泥条盘筑的方法制作别致的小花瓶。通过花瓶的制作过程,引导学生了解艺术创作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使艺术创作真正的起到美化生活、装饰生活的作用,并在创作中表达个性和独具匠心的创意。从而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提高生活品质。 四.学情分析 本课教授的对象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在之前的课程学习中,已初步接触了陶艺,并掌握了简单的手捏成型的方法,以及揉、搓、压、刻等陶艺技巧。他们渴望有趣的活动、渴望展示自我,但造型能力略显薄弱,对媒材的掌控能力不足,不能随心所欲的表达所思所想。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观察、欣赏、实践等方法,启发并引导学生大胆创作发挥想象,抓住“别致”的特征,表达出自己想要制作的花瓶。 五、教学准备 黏土、黏土工具、鲜花、PPT课件等。 六.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泥条成型的方法和装饰手法,并制作出新颖美观的小花瓶。 2、过程与方法———学生在观察、欣赏、体会、探究的过程中,运用比较、交流、讨论等学习方法,用泥条成型的方法制作出造型别致的小花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创作中感受陶艺作品的美感,体验泥塑制作的乐趣,形成良好的审美取向,能将所学用于美化生活,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七.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习泥条成型的方法,创作一个造型新颖美观的小花瓶。 2、难点:花瓶造型别致、装饰美观。 八.教法学法 本课以学生活动为中心,坚持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采用分小组合作的方式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 情景导入法———玩耍黏土,知其特点。追踪溯源,欣赏花瓶,引出本课课题和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直观演示法———展示古代和现代不同材质、造型的花瓶图片,用自制教具进行直观的演示,给予学生视觉的感受和冲击。 分组合作法———分小组讨论自己想要制作的新型美观的花瓶,分工合作。 巡回指导法———在制作工程中,巡视、指导学生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展示评价法———各组派代表讲解自己设计的别致花瓶,从造型、色彩、装饰等多方面进行评价。 九.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课时安排 时间分配 谈话激趣 游戏导入 一课时 5分钟 引出课题 展示材料 引导欣赏 学习造型 8分钟 教师演示 领悟技巧 分组创作 体现个性 20分钟 学生创作 巡回指导 展示作品 互相评价 5分钟 给予奖励 总结课堂 2分钟 谈话激趣 , 游戏导入 一段有趣的对话和做个小游戏集中学生们的注意力,激发起他们对本堂课新知识的渴望。 2、引出课题 , 展示材料(与第1点共5分钟)。 通过上面的小游戏引出今天的材料和要学习的内容,并展示课件别致的花瓶图片。 3、引导欣赏 ,学习造型 老师展示自己准备的教具,引导他们怎么去设计一个有特色的小花瓶。 4、教师演示 , 领悟技巧(与第3点共8分钟)。 展示教师的作品,运用演示、讲授等方法教授同学们用泥条盘筑的方法制作自己心中独特的花瓶,让学生从中感受体验获取制作的方法和技巧。 5、分组创作 , 体现个性 学生分组讨论制作思路、相互交流; 组织学生按照自己的设计思路制作一个具有小组特色的别致花瓶,给学生的创造提供空间。 6、学生创作 , 巡回指导(与第5点共用20分钟)。 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在有难度的地方给予适当帮助以降低作业的难度, 提高作业的质量。 5、作品展示 , 互相评价(5分钟)。 学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