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277333

【精品解析】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鸦片战争》同步练习

日期:2024-06-03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9次 大小:43689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单元,同步,鸦片战争,1课,第一,精品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鸦片战争》同步练习 一、鸦片战争 1.(2018八上·茂名月考)下边是某同学整理的《南京条约》资料卡片。卡片中表述错误的是条约的(  ) A.签订时间 B.签订地点 C.内容 D.危害 【答案】C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南京条约》的相关史实,依据已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中,1842年中国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赔款2100万元;割香港岛给英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南京条约》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和领土完整。因此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了《南京条约》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南京条约》签订的时间、地点、内容和影响。《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2.(2018八上·金坛月考)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为了扭转贸易逆差 B.打开中国的大门 C.英国为了割占香港岛 D.英国为了挽回鸦片被销毁的损失 【答案】B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1840年,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当时最强大的国家,为了打开中国的市场,发动了鸦片战争,B项符合题意; ACD三项的内容不是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鸦片战争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答题时应注意,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关键语句“ 根本原因 ”。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考查的意图是分析并掌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以此排除其它干扰项确定答案。 3.(2018八上·茂名期中)在谈到道光帝(1821-1850年在位)为什么把他的墓修筑得比其他帝王墓都要矮小时,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龚书铎说:“是因为在他手上打了败仗丢了土地,没有面目见先帝。”这里所说的“土地”是指(  ) A.香港岛 B.广州 C.台湾 D.辽东半岛 【答案】A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道光帝在位期间,鸦片战争爆发,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了《南京条约》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南京条约》签订的时间、内容和影响。《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4.(2018八上·桐梓期中)“竹枪一杆,打得妻离子散,未闻枪声震天;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这段俗语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一段惨痛的历史,它的现实意义在于告诫我们应(  ) A.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B.家庭和睦,相亲相爱 C.珍惜生命,保护环境 D.反对战争,热爱和平 【答案】A 【知识点】林则徐禁烟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中的关键词“竹枪”“铜灯”和“未闻枪声震天”“不见烟火冲天”的现象可知,材料内容反映的是近代历史上中国人民吸食鸦片所带来的伤害,所以它的现实意义在于告诫我们应远离毒品珍爱生命。BC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鸦片输入的危害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答题时应注意,解此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内容,并进行分析,再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结论。材料中的关键词“竹枪”“铜灯”和“未闻枪声震天”“不见烟火冲天”的现象可知,材料内容反映的是近代历史上中国人民吸食鸦片所带来的伤害,所以它的现实意义在于告诫我们应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5.(2018八上·宜兴期中)1853年,马克思说:“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威权,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的主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