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2282858

第9章-第2节 小儿口腔炎的护理 课件(24张PPT)

日期:2025-04-07 科目: 类型:课件 查看:91次 大小:412672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9章,2节,小儿,口腔炎,护理,课件
  • cover
(课件网) 黑龙江医药卫生学校 邱尚瑛 * 第九章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同学们: 为什么小儿易患消化系统疾病吗 婴儿期为什么会出现溢乳和呕吐现象? 婴儿常常会有流涎现象,这是生理性的,还是病理性的? 小儿为什么会发生肠套叠? 小儿腹泻还是婴幼儿期的常见病之一,如何护理这样的患儿? 这些都是这一章我们应该解决的问题。 儿科护理 第二节 小儿口腔炎的护理 * 鹅口疮(雪口病) 疱疹性口腔炎 溃疡性口腔炎 生活中是否见到过? * 同学们一定听说过鹅口疮,也一定 有同学曾经患过口腔炎。那么小儿口 腔炎是哪些致病菌引起的?临床上 都有哪些特点?如何治疗与护理?对 口腔炎的小儿,应该如何给予家 长指导,以便于使家长能给患儿 以正确地护理? 第二节 小儿口腔炎的护理 * 1.小儿口腔炎的病因、 症状与体征 2.小儿口腔炎的治疗 要点与护理措施 第二节 小儿口腔炎的护理 * 【病因与发病机制】 第二节 小儿口腔炎的护理 * 【病因与发病机制】 第二节 小儿口腔炎的护理 * 【病因与发病机制】 第二节 小儿口腔炎的护理 * 症状与体征 1 症状与体征 2 症状与体征 3 第二节 小儿口腔炎的护理 【治疗要点】 * 选用抗生素,控制感染。鹅口疮患儿哺乳前后用2%碳酸氢钠溶液清洁口腔,局部涂抹制霉菌素鱼肝油混合溶液,疱疹性口腔炎患儿用3%过氧化氢溶液清洗溃疡面后局部可涂疱疹净,溃疡性口腔炎患儿可用3%过氧化氢溶液清洗溃疡面后局部可涂2.5%~5%金霉素鱼肝油。 【护理诊断】 * ● 口腔黏膜改变 与理化刺激、口腔不洁、抵抗力低下、口腔黏膜受损及感染有关。 ● 喂养困难 与食物刺激引起疼痛有关。 ● 体温过高 与口腔黏膜感染有关。 * ▲ 能摄入足够 的营养;体温恢复 正常。 ▲ 患儿口腔黏膜逐渐愈合、疼痛减轻 【护理目标】 【护理要点与措施】 * 1.口腔护理 2.局部正确涂药 3.保证营养 4.监测体温、协助治疗 5.防止继发感染及交叉感染 保持口腔清洁,鼓励患儿多饮水 以冲淡毒素, 减少口腔细菌繁殖 ,保持口腔黏膜湿润和清洁。 年长儿可用含漱剂。 涂药前先清洁口腔.干棉球垫于颊粘膜腮 腺管口处或舌系带两侧以隔断唾液,吸干净 病变部粘膜涂药,涂药后勿立即饮水或进食。 动作轻、快、准。涂药后闭口10分钟,再 取出纱布或者棉球,不可立即漱口或进食。 足够的热量及维生素,流质、半流质 温凉食物, 避免酸、粗、硬等刺激性 食物。疼痛进食者进食前局部涂2%利 多卡因,不能进食者静脉补充足够的 液体和热能,防止脱水和酸中毒。 体温超过38.5℃时采用物理降温或 遵医嘱使用退热剂,避免体温骤降 出现虚脱现象。遵医嘱应用维生素 B、C等药物,改善营养状况,促 进创面愈合。 护士护理前后要洗手,食具、 玩具、毛巾等消毒。鹅口疮患儿, 奶瓶、水瓶及奶头应放于5%碳酸 氢钠溶液浸泡30分钟后洗净再煮 沸消毒,疱疹性口腔炎患儿注意 与健康儿隔离,以防传染。 * 保持口腔清洁,降低口病发病率。 均衡营养,提高小儿机体抵抗力。 培养小儿良好的卫生习惯,进食后漱口避免粗暴擦伤口腔。 避免挑食、偏食。 乳母内衣要及时更换,保证乳头清洁。 强调患儿奶具清洁、消毒、隔离的重要性,食具专用,定期煮沸消毒或高压灭菌消毒。 1.鹅口疮的病原体为: A.葡萄球菌 B.链球菌 C.白色念珠菌 D.单纯疱疹病毒 E.支原体 2.为鹅口疮患儿清洁口腔时,应该用: A.3%过氧化氢液 B.2%过氧化氢液 C.5%过氧化氢液 D.2%碳酸氢钠溶液 E.5%碳酸氢钠溶液 * 【同步训练】 * 3.在口腔炎的护理中, 因疼痛影响进食者,在 进食前可用    _ 涂抹局部。 4.口腔炎的预防重点是 、 、 。 、 2%利多卡因 保持口腔清洁 避免擦拭口腔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同步训练】 【同步训练】 * 5.对口腔炎患儿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