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黑龙江医药卫生学校 邱尚瑛 * 第九章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同学们: 为什么小儿易患消化系统疾病吗 婴儿期为什么会出现溢乳和呕吐现象? 婴儿常常会有流涎现象,这是生理性的,还是病理性的? 小儿为什么会发生肠套叠? 小儿腹泻还是婴幼儿期的常见病之一,如何护理这样的患儿? 这些都是这一章我们应该解决的问题。 儿科护理 * * 知识要点 小儿腹泻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儿科常见病。多发于6个月~2岁婴幼儿,一年四季都可发病,尤以夏秋季最多,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种。是导致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者可伴有脱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是小儿“四病”防治之一。 * 第三节 小儿腹泻的护理 第三节 小儿腹泻的护理 * 【病因与发病机制】 易感因素 感染因素 非感染性因素 消化道生理 特点 消化道防 御功能弱 人工喂养 肠道内感染 病毒 轮状病毒(秋冬) 细菌 致病性大肠杆菌 (夏季) 空肠弯曲菌 真菌 白色念珠菌 肠道外感染病毒 上感 中耳炎 肺炎 心肌炎 饮食因素 喂养不当 饮食成分不适宜, 食物过敏 气候因素 腹部受凉 夏 季高温 病毒在小肠黏膜绒毛上皮细胞上复制 黏膜受累,绒毛被破坏 双糖酶活性下降 载体减少 消化吸收面积减少 双糖分解障碍 葡萄糖钠转运吸收障碍 糖、脂肪吸收减少 渗透压增加 水样腹泻 病毒性肠炎的发病机制 第三节 小儿腹泻的护理 产毒性大肠杆菌 产生肠毒素 不耐热肠毒素(LT) 耐热肠毒素(ST) 激活 激活 细胞内ATP cAMP 细胞内GTP cGMP 抑制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Na+、CL-和水,并促进CL-分泌 肠液中Na+、CL-和水总量增多,超过结肠吸收限度 大量水样腹泻 肠毒素性肠炎的发病机制 第三节 小儿腹泻的护理 食物消化吸收障碍而积滞于上消化道至胃酸酸度下降 食物质和量不当 消化功能障碍 内源性感染 食物发酵腐败 短链有机酸增多 胺类 肝解毒功能不全 肠腔内渗透压增高 肠蠕动增强 毒素进入血液引起中毒症状 腹泻、脱水、电解质紊乱 饮食不当引起腹泻的发病机制 第三节 小儿腹泻的护理 第三节 小儿腹泻的护理 * 【症状与体征】 急性腹泻 迁延性腹泻和慢性腹泻 生理性腹泻与常见急性感染性肠炎的临床特点 * 第三节 小儿腹泻的护理 急性腹泻 轻型与重型腹泻临床表现的鉴别 程度 临床表现 轻 型 重 型 食欲下降 有(轻) 有(重) 呕吐 有(次数少) 有(次数多) 大便次数 10次/天以下 10次/天以上 大便顔色 蛋花汤样,量少。 蛋花汤样,量多,有时有血便 。 大便 粘液 少量 大量 全身中毒症状 不明显 明显 水、电解质 酸碱平衡紊乱 不明显 明显 第三节 小儿腹泻的护理 不同程度脱水的临床表现 轻度 中度 重度 失水占体重百分比 精神状态 皮肤及黏膜 ≤5%(50ml/kg) 无明显改变 皮肤弹性稍差 口腔黏膜稍干燥 5%~10%(50~100ml/kg) 烦躁或萎靡 皮肤弹性差 口腔黏膜干燥 >10%(100~120ml/kg) 昏睡或昏迷 皮肤弹性极差 口腔黏膜极干燥 眼窝及 前囟凹陷 轻度 明显 极明显 眼泪 有 少 无 尿量 代谢性酸中毒 周围循环衰竭 (休克) 略减少 无 无 明显减少 有 不明显 少尿或无尿 严重 明显 第三节 小儿腹泻的护理 不同性质脱水的临床表现 低渗性 等渗性 高渗性 原因及 诱因 以失盐为主,补充非电解质过多,常见病程较长、营养不良和重度脱水者 水与电解质丢失大致相同,常见病程较短、营养状况较好 以失水为主,补充高钠液体过多,高热时入水量少,大量出汗 血钠浓度 口渴 <130mmol/L 不明显 130~150mmol/L 明显 >150mmol/L 极明显 皮肤弹性 极差 稍差 尚可 血压 神志 很低 嗜睡或昏迷 低 精神萎靡 正常或稍低 烦躁易激惹 第三节 小儿腹泻的护理 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