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288908

新人教一轮复习-10年真题分类训练:专题22 群落及其演替(Word版含解析)

日期:2024-06-20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6次 大小:22086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新人教,版含,Word,演替,及其,群落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新人教一轮复习—10年真题分类训练 专题22 群落及其演替 考点一 群落的结构 1.(2021山东,10,2分)某种螺可以捕食多种藻类,但捕食喜好不同。L、M两玻璃缸中均加入相等数量的甲、乙、丙三种藻,L中不放螺,M中放100只螺。一段时间后,将M中的螺全部移入L中,并开始统计L、M中的藻类数量,结果如图所示。实验期间螺数量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螺捕食藻类的喜好为甲藻>乙藻>丙藻 B.三种藻的竞争能力为乙藻 >甲藻>丙藻 C.图示L中使乙藻数量在峰值后下降的主要种间关系是竞争 D.甲、乙、丙藻和螺构成一个微型的生态系统 答案 A 分析图示可知,将螺由M移入L后,L中甲藻数量开始下降,乙藻数量先增后减,丙藻数量先基本不变,后逐渐增加,因此螺捕食藻类的喜好为甲藻>乙藻>丙藻,A正确;M中的螺全部移走后藻类种群数量的变化主要和其竞争力强弱有关,甲藻数量持续增长,乙藻数量先增后减,丙藻数量持续下降,由此可判断三种藻的竞争能力为甲藻>乙藻>丙藻,B错误;当甲藻数量不足时,螺主要以乙藻为食,图示L中使乙藻数量在峰值后下降的主要种间关系是捕食,C错误;生态系统包括一定区域内的全部生物及无机环境,该生态系统除了三种藻类和螺外还有其他的生物以及无机环境,D错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2、3题。 在应用基因工程改变生物遗传特性,进而利用种间关系进行生物防治方面,中国科学家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 资料一:人类使用化学农药防治害虫,致使环境不断恶化。王成树等从黄肥尾蝎中克隆出一种神经毒素基因AalT, 将其导入能寄生在许多害虫体内的绿僵菌中,增强绿僵菌致死害虫的效应,可有效控制虫害大规模爆发。 资料二:小麦赤霉病是世界范围内极具毁灭性的农业真菌病害。王宏伟、孔令让等从长穗偃麦草中克隆出抗赤霉病主效基因Fhb7。将Fhb7导入小麦,其表达产物可减轻赤霉菌对小麦的感染,从而避免小麦赤霉病大规模爆发。 资料三:疟疾由受疟原虫感染的雌按蚊通过叮咬在人群中传播。王四宝等从几种微生物中克隆出5种不同抗疟机制的基因,将它们导入按蚊的肠道共生菌AS1中。在按蚊肠道内,AS1工程菌分泌的基因表达产物可杀灭疟原虫。因AS1可在按蚊亲代和子代种群中扩散,所以在含AS1工程菌按蚊的群落中,疟疾传播一般可被阻断。 2.(2020天津,11,4分)目的基因是基因工程的关键要素。关于上述资料中涉及的目的基因,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来源:必须从动物、植物或微生物的基因组文库中直接获取 B.作用:上述基因表达产物一定影响防治对象的生长或存活 C.转化:均可采用农杆菌转化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D.应用:只有将目的基因导入防治对象才能达到生物防治目的 答案 B 资料一、二、三中的目的基因都是科学家从生物体内直接分离并克隆出的,并非是从动物、植物或微生物的基因组文库中直接获取的,A错误。资料一中,基因表达产物能有效控制虫害大规模爆发,资料二中,基因表达产物能避免小麦赤霉病大规模爆发,资料三中,基因表达产物可杀灭疟原虫,说明题述基因表达产物一定影响防治对象的生长或存活,B正确。资料一中将神经毒素基因AalT导入绿僵菌,资料三中将抗疟机制的基因导入按蚊的肠道共生菌AS1,可采用感受态细胞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资料二中将抗赤霉病主效基因Fhb7导入小麦,小麦属于单子叶植物,基因枪法是单子叶植物中常用的一种基因转化方法,可采用基因枪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C错误。只有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生物且成功表达,使受体生物具有了相应性状才能达到生物防治目的,D错误。 3.(2020天津,12,4分)在利用种间关系进行生物防治的措施中,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施用绿僵菌工程菌减少虫害,不改变绿僵菌与害虫之间存在寄生关系 B.引入Fhb7增强小麦的抗菌性,目的是调节真菌对植物的寄生能力 C.AS1工程菌分泌的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