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2928

八下语文各个单元说课稿

日期:2024-06-0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4次 大小:1228750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八下,语文,各个,单元,课稿
    《云南的歌会》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所选的五篇课文介绍了我国部分地区的节日风俗和民间轶事,组成了一幅幅有声有色的民俗风情画卷,学习这个单元,能够引导学生关注民俗,学会从生活中发现无穷乐趣,还能增强学生的民族感情。《云南的歌会》出自现代作家沈从文之手,在“歌会”的大标题下,作者用精妙的文笔描绘了三种不同场面的民歌演唱,对每一个场面的描写都各有特写,三个场合在内容上各有侧重,在手法上也各不相同,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与赞赏。 学习这篇课文,不仅能了解趣味盎然,生动丰富的民风民俗,从中得到美的享受,还能学习叙事性文章的写法。 二、教学目标 新课标指出学生阅读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获得思想启迪,形成积极、正确的人生态度。根据单元教学重点结合本文特点,制订以下的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 1、感知文章内容,体会云南少数民族的歌会习俗。 2、分析本文结构,理解散文特点。 3、品味本文精妙的文笔,学习场面描写的不同手法。 过程方法:品味文中细节,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展开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对话,提高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首先熟悉小说的故事情节,把握人物思想感情发展、变化的脉络,正确区分故事情节的层次和人物思想感情发展的阶段,从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分析人物在情节发展中的表现,最后理解人物的思想品质,个性特征以及人物的社会意义。 情感态度:1、体会作者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与赞赏之情。 2、培养学生热爱美好生活,追求幸福人生的情感。 教学重点:1、从整体上把握文章框架,使学生能够准确地说出文中三个歌唱场面的内容与特点。 2、品味本文精妙的文笔,学习场面描写的不同手法。 教学难点:1、场面描写的不同手法、环境描写的对表现文章主题的作用。 教法学法: 我在设计这节课时努力实践这些新课程理念,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选择教学方法,整堂课以“情感体验”为教学主线,通过整体感知、细节品味等途径,运用朗读、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感受文辞优美,含义深刻的语言,与自己对话、与同学老师对话,在这种感受、体验、交流的课堂学习过程中逐渐提升语文能力。 学法: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进入文本,读出感受,发现问题,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探讨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彩云之南是我国的哪个省吗?云南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省份,而且几乎每个民族都能歌善舞,甚至有人说他们“会说话的都会唱歌,会走路的都会跳舞。每逢集会或节目,人们聚集在一起即兴歌唱,互相问答,游戏传情。这种古老的歌会形式,蕴含着浓郁的民间文化气息。岁月在变,不变的是他们的民族气息。今天我们随着文学大师沈从文美妙抒情的笔触,去领略云南民歌的风采。 【开课激趣,引导学生产生阅读的兴趣】 (二) 走近沈从文 沈从文( 1902 -1988) 苗族,湖南凤凰人,历任武汉大学、青岛大学、西南联大、北京大学教授,《大公报》文艺副刊编辑,中国历史博物馆文物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在散文、小说创作和古代服饰研究方面均取得很大成绩,代表作有小说集《边城》、散文集《湘行散记》、论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介绍作者,了解文章写作风格】 (三)整体感知。 听朗读,边听边想:云南的歌会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四)自主合作探究。 1、自主探究:在“歌会”的大标题下,描绘了哪三个场面?其内容分别是什么?(用简短的语言概括) 【首先让学生通读课文,通过初步的阅读思考,归纳出三个场面,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 自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