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300933

第二章《区域发展》检测题(Word版含答案)

日期:2024-06-20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2次 大小:137144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第二章,区域发展,检测,Word,版含,答案
  • cover
第二章《区域发展》检测题 一、单选题 天然火(如雷击火)对生物群落演替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北美洲,有大面积正常生长的原始暗针叶林,天然火发生频率的季节差异大;但近几十年来,由于人类对森林加强了保护,人为地杜绝了火灾的发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该地天然火发生频率季节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 B.植被覆盖率 C.土壤 D.气象条件 2.天然火(如雷击火)对生物群落演替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体现在( ) A.增加土壤养分,促进森林更新 B.火灾频率增加,土壤水分增多 C.林中空隙增加,光照条件改善 D.动物数量减少,森林破坏减少 3.人为杜绝火灾发生后,最可能出现( ) A.老树比例增加 B.幼树发育良好 C.气候更加湿润 D.病虫害、鼠害减少 乌兰察布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中部(下图)。20世纪90年代初,全市耕地面积达160万公顷,但90%的耕地退化严重,并时常受沙尘暴的侵袭。1994年起,乌兰察布开始重建生态在优化种植结构的同时对当地传统燕麦种植采用“一早三改”方式进行改良。引进坝莜等早熟品种,从传统的秋季耕地松土,春季播种压实改为免秋耕或播前耕,改早播为晚播,改稀植为密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导致乌兰察布耕地退化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位于半湿润地区,降水极少 B.人类活动不合理,过度开垦 C.地形崎岖,水土流失严重 D.冬春多大风,风沙侵蚀严重 5.“一早三改”方式有利于耕地改良,其主要作用是( ) A.免秋耕可减轻冬春风力侵蚀 B.晚播利于保水保肥 C.早熟品种可少消耗土壤肥力 D.密植可增加有机质 下图为某干旱半干旱地区等高线及等地下水位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图中有关数字内容判读正确的是( ) A.甲地地下水埋藏深度在10m~40m之间 B.乙地的海拔高程在30m~40m之间 C.丙地与丁地的海拔高度可能相同 D.图示区域最大相对高度接近150m 7.地下水与地表水流动方向相反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该区域最可能出现盐碱化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资源型城市是指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内一些资源型城市开始城市转型的探索。在此过程中,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焦作市在发展非“黑”产业中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绩,顺利实现了产业由“黑”向“绿”的转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有关焦作市产业结构调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黑”产业主体是钢铁工业 B.推动工业多元化发展作为重点 C.生态旅游属于“绿”产业的范围 D.优质农产品开发对于焦作市的发展作用很大 10.针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发展,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加大本地自然资源的使用,使夕阳产业重现生机 B.禁止改造废旧矿区,以免造成生态环境的进一步破坏 C.完善基础设施,关闭亏损严重且又存在安全隐患的中小型企业 D.寻找新的产业是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唯一出路 目前全球的热带雨林正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减少。根据世界环境保护机构的统计,每年有大约11万平方千米的雨林因砍伐、焚烧而毁灭。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1.大多数环保专家认为保护热带雨林是目前减少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最廉价的手段。这充分说明了热带雨林具有的全球环境效应是( ) A.维护全球的水循环和水平衡 B.维护全球的碳氧平衡 C.维护生物多样性 D.是全球宝贵的“生物基因库” 12.如果亚马孙雨林被毁,将可能造成的影响是( ) ①大气中CO2含量增多,全球气候变暖 ②全球水循环和水量平衡将受到重大影响 ③当地生态环境将可能恶化 ④雨林地区物种灭绝速率将大大加快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3.下列雨林开发方式中,属于保护性开发的有( ) ①生态旅游 ②选择性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