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绘线条的图像表现》教案 课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使学生深刻理解和认识“空间”是物质世界的存在形式。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客观分析,表达自己的独到见解、发展个性、学会从生活中去获取知识和提高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从生活中感受美的存在。 学情分析:学生能很好的理解授课内容,但是绘画技能太差,导致效率太低。 教学重点:立体图像的表达方式和营造空间的呈现方式。 教学难点:表现有个性的空间世界,充分发挥想象力,展示学生对空间的理解。 一、课前准备:(1分钟) 1、教师准备教具: PPT、展示台、绘画工具(粉笔) 2、学生准备学具: 铅笔、橡皮等绘画工具。 二、引课:(2分钟) 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美丽动人的景色,你能像画家一样用手绘线条的方式来表达吗?(实景照片和手绘速写图片导入) 让我们一同来学习表达物象空间的方法吧。 引出本课课题———手绘线条的图像表现 三、新课:(15分钟) (一)、什么是物象空间的表达? 物象空间:是指包含有具体事物形象的三维立体空间。 三维立体空间:表达物体的三个维度,即长、宽、高。 运用手绘线条图像表达出的物象空间显得清晰、简洁、美观,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二)为什么学习物象空间的表达方法? 学习用物象空间的表达方法画图,可以方便、清晰地表达物象的空间关系。其表达方式多种多样,包括物象上下安排法、前后遮挡法、焦点透视法和散点透视法等。 (三)物象空间的表达方式: 多种多样的表达方式,可以超越视觉的局限,营造更广阔的空间。 1.上下安排的表达方法 古代上下安排法:把近处的物体画在画幅的下方,把远处的物体画在画幅的上方,以此来表现画面上的远近关系。 现在物象在画面中的位置往往以下面的表示位于近处,以上面的表示位于远处,例如表达前院、后院,街巷、房屋等。 2.前后遮挡的表达方式 画面前边的景象遮挡后边的景象来表示前后、远近关系。 3.焦点透视的表达方法 在自然中看到物体呈现出近大远小、近实远虚的空间关系,这种现象叫做“透视”,也叫透视变形。利用近大远小的透视规律来表现空间关系,是符合人们直观感受的一种表达方法。 4、散点透视的表达方式 要表现在一个地方不能看全的很大的空间时,这时可采取边走边画的方式。在中国山水画中经常采用散点透视的方法,表现超视域的广阔空间。 (四)绘画要求 1.细观察、找特征; 2.重表现、讲构图; 3.先轮廓、后深入 (五)绘画步骤 1.起稿定位 2.空间表现 3.调整完成 (六)作品展示 四、作业练习:(20分钟) 请选用一种你喜欢的空间表达方法,画出物象之间的空间关系。 如校园、街道、村镇等 五、小结:(2分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