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2314299

部编版语文 中考专题讲座课件 中国历代书法家代表(课件) (共63张PPT)

日期:2025-04-2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0次 大小:1504842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课件,编版,语文,中考,专题,讲座
  • cover
(课件网) 中国历代书法家代表 2022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讲座课件★★ 李斯 李斯(约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08年),字通古。楚国上蔡(今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芦岗乡李斯楼村)人,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是法家代表人物 代表作:《泰山封山刻石》、《琅琊刻石》、《峄山碑》 一、秦朝 小篆由大篆省改而来,变六国异文为书同文 小篆只有一种写法,而大篆有多种不同写法。 小篆特征: 结构———整齐均衡 章法———横平竖直 笔法———细瘦粗细一律、 力度和速度均衡、 多圆转而不方折 小篆———整饬之美,整齐划一,规矩森严、轻松舒畅 峄山碑 汉代书法家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汉隶书家,以蔡邕为代表。一类是草书家,以杜度、崔瑗、 张芝为代表,张芝被后人称之为“草圣”。 汉代创兴草书,草书的诞生,在书法艺术的发展史上有着重大意义。它标志着书法开始成为 一种能够高度自由的抒发情感,表现书法家个性的艺术。 草书的最初阶段是草隶,到了东汉时期,草隶进一步发展,形成了章草,后由张芝创立了今草,即草书。 二、汉朝 蔡邕 《 熹平石经》 张芝 《冠军帖》 汉隶定型化了迄今为止的方块汉字的基本形态。隶书产生、发展、成熟的过程就孕育着真书(楷书),而行草书几乎是在隶书产生的同时就已经萌芽了。 真书、行书、草书的定型是在魏晋二百年间。它们的定型,美化无疑是汉字书法史上的又一巨大变革。这一书法史上了不起的时代。 大书法革新家———钟繇、王羲之 三、魏晋 钟繇 “五表”: 《宣示表》 《荐季直表》 《贺捷表》 《调元表》 《力命表》 这是现存钟繇书法艺术性最高的作品。 钟繇 宣示表 王羲之 王羲之 东晋书法家,原籍琅琊人(今属山东临沂)。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他出身于两晋的名门望族。 少时师从著名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以后他渡江北游名山,博采众长,草书师法张芝,正书得力于钟繇。观摩学习“兼撮众法,备成一家”,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 王羲之代表作品有:楷书《黄庭经》、《乐毅论》、草书《十七帖》、《初月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兰亭集序》等。其中,《兰亭集序》为历代书法飞家所敬仰,被誉作“天下第一行书”。 王羲之书法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书苑。唐代的欧阳询、虞世南、诸遂良、薛稷、和颜真卿、柳公权,五代的杨凝式,宋代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元代赵孟頫,明代董其昌,这些历代书法名家对王羲之心悦诚服,因而他享有“书圣”美誉。 王羲之《兰亭序》节选 王羲之《兰亭序》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章法、结构、笔法都很完美,是他三十三岁时的得意之作。后人评道“右军字体,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因此,历代书家都推《兰亭序》为“行书第一”  王羲之 《平安帖》  释文:此粗平安修载来十余口口人近集存想明日归复悉口口由同增慨。 中国书法发展史概述(PPT43页) 中国书法发展史概述(PPT43页) 王献之 王羲之的第七子,幼年随父学书法,尤以行草著名,书法史上誉为“小圣”,与其父并称为“二王”。虽承家法,但并不墨守成规,博取众长,敢于创新,一反其父书法的 “内拓”而转为“外拓“,笔法媚趣雍容。楷书以《洛神赋十三行》为代表,行书以《鸭头丸帖》最著,草书名作《中秋帖》列为清内府“三希帖”之一。可惜天妒其才,四十二岁就病逝,如王献之能再存活二十年,相信其书艺上的成就必超其父。  王献之《中秋帖》被人称为“一笔书”之祖,世传张芝“一笔书”到晋代仅有王献之独得其法。畅快淋漓的笔法叹为观止。 中国书法发展史概述(PPT43页) 中国书法发展史概述(PPT43页) 南北朝楷书 南北朝书法以魏碑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