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31860

浙江省八里店二中2013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7科7份)

日期:2024-06-01 科目: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2次 大小:211270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浙江省,八里,二中,2013届,九年级,学期
    一、选择题 1.下图所示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取用液体 B.点燃酒精灯 C.称量氯化钠固体 D.加热固体 2.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变化过程示意图,据此分析错误的是( ) 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变化 B.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过程 C.分子可由原子构成 D.示意图中的各物质均属于化合物 3.下列常见的生活用品中,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纯棉床单 B.塑料包装袋 C.氯丁橡胶 D. 腈纶织物 4.下列措施不符合世博会“节能、环保、低碳”理念的是( ) A.“阳光谷”上采阳光、下蓄雨水,可给世博园区提供照明用电和生活用水 B.主题馆的东、西两墙种植大面积的生态植物,以吸收二氧化碳 C.用煤发电,以保证充足的电力供应 D.在交通、建筑、生活设施等方面广泛应用新能源技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5.治理污染,保护环境是每一位公民的职责,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焚烧作物秸秆      B.公交车改用清洁燃料 C.治理工地扬尘      D.化工厂废气经处理后排放 6.下列化学用语中,书写正确的是( ) A.2个氢离子H2+ ?? ?B.氧化铁FeO ? C.五氧化二磷P2O5 ? D.硝酸铝A1NO3 7.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 A.泥水 B.油水 C.石灰水 D.蒸馏水 8.生活中的现象可以用分子等微粒的知识加以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 A.铝锭难被压缩,因为铝原子间没有间隙 B.在花园里可嗅到花香,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C.石油气加压后贮存在钢瓶中,因为气体分子体积很小 D.温度计里的汞柱下降,因为原子随温度的降低而变小 9.将等质量的甲、乙两金属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关于甲、乙两金属判断合理的是( ) A.铁、镁 B.铁、锌 C.锌、铁 D.锌、镁 10.在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能生成水的反应类型有( )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二、填空题 11.金属的活泼性顺序排列如下: 元素符号 K Ca( )Mg Al Zn Fe Sn Pb (H) Cu(Hg)Ag Pt Au 元素名称 钾 钙(钠)镁铝锌铁 锡 铅 氢 铜( )银 铂 金 (1)请在上图( )里填上适当的元素符号或元素名称 (2)已知置换反应:A + B → C + D 能够发生。 ①若D为H2,B为稀硫酸,则A的选择应满足的条件是   , ②若D为Cu,写出一个符合该条件的化学方程式 。 (3)下列事实不能说明Zn比Ag活泼的是( ) A.Zn能与AgNO3溶液反应,置换出Ag B.Zn能与稀硫酸反应,Ag则不能 C.自然界没有以单质形式存在的Zn,而有以单质形式存在的Ag D.Zn的熔点为420℃,Ag的熔点为962℃ (4)实验室现有下列药品:盐酸(5%)、硫酸(5%);大小相同的镁片、铝片、铁片;铁粉、铝粉。某同学为了比较金属与酸的反应,按下图所示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从实验开始到反应5分钟,所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如下: 编号 ① ② ③ 现象 金属表面立即有大量无色气泡冒出,反应不到5分钟金属已消失 金属表面慢慢有少量无色气泡冒出。反应到5分钟时,铝片上还在冒气泡 铁粉中不断有无色气泡冒出。气泡的量比②中多,溶液逐渐显浅绿色,反应到5分钟时,铁粉还在冒气泡 该同学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得出结论:金属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按镁、铁、铝的顺序减弱。 你认为该同学的结论是否合理(填“合理”或“不合理)_____。理由是 。 12.用数字和化学符号表示 ⑴2个氮原子 ⑵2个氢分子 (3)亚铁离子 (4)氢氧根离子 ⑸+2价的钙元素 (6)五氧化二磷 (7)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碳70(一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吸收可见光后可高效杀灭癌细胞,有望成为癌症治疗药物的候选材料。每个碳70分子由70个碳原子构成,呈橄榄球状。则碳70的化学式为 13.为维持生命和健康,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注意合理摄取营养物质。 (1)食物的成分主要有蛋白质、糖类、油脂、 、无机盐和水等六大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