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2338782

北京版小学数学二下 10.数学百花园 教案

日期:2025-10-22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4次 大小:6809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数学,北京,小学,二下,百花园,教案
  • cover
《数学百花园》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京2011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十单元。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等活动,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理解逻辑推理的含义,初步获得一些简单的推理经验。 2.能借助连线、列表等方式整理信息,并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推理。 3.在简单推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和有条理地进行数学表达的能力。 4.使学生感受推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逻辑推理的含义,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 【教学难点】初步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及数学表达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操作卡片。 学具:学习袋,学习单。 1、 谈话引入 1. 课前热身游戏。 (1)只做动作,不说话: 伸出你的手,不伸左手,伸(右手)。 摸摸你的耳朵,不摸右耳,摸(左耳)。 (2)抢答,知道答案的就快速站起来好吗? 王老师用钢琴上课,她是( 音乐 )老师。 师:咱们班的孩子太聪明了,希望我们可以愉快地度过一节数学课。上课! 2. 谈话引入。 师:老师带来了两张卡片,卡片背后藏着你们喜欢的卡通人物,你们猜猜是谁呢? (1)“随意”猜。 (请4个学生说,4个角落。) 师:大家猜得五花八门,你们要继续这么瞎猜下去吗? (2)“犹豫”猜 师: 猜不出来,那老师再给你们一些信息。 出示:卡片背后是小猪佩奇和乔治。 师:那你们现在能猜出1号是谁,2号是谁了吗? 生1:①是佩奇,②是乔治。 生2:②是佩奇,①是乔治。 (3)“确定”猜 师: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想法,还是不能确定,还想不想再透露点信息呢? 出示:①不是佩奇。 师:现在知道1号是谁了吗? 生:①不是佩奇就是乔治。②是佩奇。 师:你说得真有条理。 师:谁能像他这样再来说一说。(①不是佩奇就是乔治。②是佩奇。) 3. 揭示课题 师:像这样根据一些数学信息,得出结论的方法叫推理。【板书:推理】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多这样类似的问题。 二、探索新知 师:今天我们的课堂上来了三个好朋友,小红、小丽、小刚,今天我们跟他们一起来学习推理知识。咱们是小学生,每天都会接触语文书,数学书,和道德与法治书。这样的三本书呀,要分给这三个小朋友呢!该怎么分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呈现问题:有语文、数学和道德与法治三本书,下面三人各拿一本。) 1.理解题意,分析问题 师:从图中,你获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有语文、数学、音乐三本书;有小红、小丽、小刚3人。(板贴) 师:“下面三人各拿一本”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生:三个人每人都拿一本,而且都不相同。 师:我们来看看他们是怎么拿书的? (呈现:小红拿的是语文书,小丽拿的不是数学书。) 2.方法多样化 (1)叙述法 学生汇报想法,老师适时引导。 师:你的汇报很详细,我们一起来回想,在这么多信息中,哪些是能够推理出结果的关键信息? 生:小红拿的是语文书。小丽拿的不是数学书。 师:那你刚才最先确定的是谁? 生:小红拿的是语文书。 师:确定完小红之后,紧接着怎么做? 生:从小丽拿的不是数学书,我们知道,那就剩道德与法治了。 师:从这句话,我们可以判断哪本书能排除掉? 生:小丽不拿数学书。 师:最后呢? 生:只剩下数学书,就给小刚了。 师:那刚才小刚都没说话,你们怎么就确定小刚是拿数学书呢? 生:已经知道小红拿了语文书,小丽拿了道德与法治书。就剩下数学书了,这本自然就是小刚的。 师:从已知的东西得到未知的东西,这就是推理。 小结:刚才我们用语言叙述了推理的过程,这样的方法称为叙述法。【板贴】 (2)连线法 师:你们刚才都说得有理有据,分析很有条理,其实呢,还有更简洁的方法,能把我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