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学习目标】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 【学习重点】初步认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学习难点】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实验的方法及探究式教学方式 【知识链节】动脑想一想 a.实验中观察到的烛焰能否用光屏接收?它比实际的烛焰大还是小?此时烛焰到凸透镜的距离满足什么样的条件? b.凸透镜成缩小实像的条件是什么?成放大实像的条件是什么? 【学习用具】凸透镜 光具座等 【导入新课】上节已学《生活中的透镜》中凸透镜能成几种不同特征的像的原因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物距:U)_____ 【探究新知】 一、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对比《平面镜成像》) ·提出问题 ·猜想或假设(依据): ·设计实验:(1)器材及组装(图3.1—1) (2)主要分_____个部分探究实验(上节生活中凸透镜成像应用情况),每一部分要进行多次实验(至少2次)寻找_____。 (3)表格设计:f= cm 物距U/cm 像的特点 像距V/cm ※U与V比较大小 倒、正 缩小、放大 实、虚 U>2f U1= U2= 2f>U>f U3= U4= U2f的某位置后,移动光屏找到一个清晰明亮的烛焰像时,记录U、V值及像的特点填入上表;再移动烛焰,仍然使U____2f,重复上述操作和记录。 3、第二部分:使2f>U>f,重复上述操作和记录。 4、第三部分:使UU>f时,凸透镜成一个_____,( )。 3、_____。 ·评估与交流 【达标练习】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时,某组同学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找不到烛焰的像,其原因 ( ) A、烛焰离透镜太近(U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