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迎春》《纸风车》 教学目标 1.复习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 2.欣赏电视剧《大宅门》音乐选段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复习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进一步提高学生演唱的能力。 2.通过讲解让同学们初步了解影视音乐的意义和作用。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歌曲复习 教师:上节课,我们通过《映山红》《让我们荡起双桨》这两首歌曲,体会了影视歌曲在影片中的作用,这节课我们要通过欣赏学习,聆听乐曲,感受影视作品中另外一种音乐形式———影视器乐作品。下面我们通过一部电视剧里的背景音乐来感受它在剧中的意义。 二:新课导入 师:(播放音乐《迎春》) 师:听完音乐,大家想想有什么不同呢? 生:(没有歌词) 师:那大家感觉旋律又有什么感受? 生:(优美) 师:那同学们有没有听出这段音乐中主要演奏的乐器是什么吗? 生:(琵琶) 师:同学们是怎么听出来的呢? 生:(听出了琵琶的轮奏) 师:琵琶是我国民族乐器之一,琵琶最大的特点就是手指的轮奏,而古筝更多的是刮奏。这段音乐出自电视剧《大宅门》,《大宅门》讲述的是自清光绪年间北方一家药铺的兴衰史及医药世家白府三代人的坎坷命运,恩恩怨怨。 题目是《迎春》,是一首情景配乐。 师:提到迎春,同学们脑海里浮现出了怎样情景呢? 生:(冬天过去春天来到的情景) 师:乐曲《迎春》呢!正是体现了冬天过去春天来到的情景!在影片中,它更多的是体现了人物内心的一种等待与希望。书上截取其中一段,现在老师带你起来唱一唱 ,同学们感受一下这段音乐在旋律上有什么特点呢?先听老师唱一遍。 (用“啦”带同学们唱) 生:(学生跟琴唱) 师:大家看看乐谱,有哪些音符之间大距离比较大呢? 生:(每小节第一个小节) 师:那同学们看看乐谱,旋律的起伏又是怎样的呢?是大还是小呢? 生:(大) 师:所以,旋律就像北方人性格一样,大大咧咧,大起大落,这正是北方民族音乐的特点! 听老师再弹两遍,我们在完整的听一遍,听听书上的这段音乐在整个乐曲中出现了多少次?(播放音乐) 生:(两次) 师:所以我们就把这段音乐称为《迎春》的主题,作曲家为了能更好的突出主题,所以将这段旋律中出现了第二次。这段乐曲就是由我国著名的电影作曲家赵季平所写,现在老师再给大家欣赏一段音乐,同样出自《大宅门》。(播放音乐) 师:大家回想一下和前一段音乐有什么不同感受? 生:(欢快) 师:大家看看乐谱,听老师弹一遍,同学们可以跟在后面哼唱。 生:(学生跟琴哼唱) 师:这段音乐题目叫做《纸风车》,大家见过纸风车吗? 生:(见过) 师:大家觉得这段乐句像是在玩纸风车吗? 生:(像) 师:这段音乐有没有相同的乐句呢? 生:(第一句和第二句一样、第三句和第四句一样) 师:作曲家为了能让听众更好记住音乐,感受影视作品,在作曲时通常会使用相同的乐句,这在音乐被称为旋律重复,同样也是影视音乐的一大特点。 师:大家玩过纸风车吗? 生:(玩过) 师:有谁能告诉老师纸风车是怎么转的呢? 生:(学生比划) 师:那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来转一转。(播放音乐) 生:(学生跟着做) 师:同学们做得真好,那同学们听出了这段音乐中有哪些乐器呢? 生:(笛子、京二胡) 师: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两首同样是他为《大宅门》所写的,大家来听一听!(播放音乐《啼春细雨》、《戏台》)。在《大宅门》中还有一首好听的主题曲,我没问你来听一听(播放视频) 师:下节课,老师将带大家去欣赏另一个影视片段的音乐!去感受影视音乐给我们带来的无穷魅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