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356413

第16课 三国鼎立 课件(20ppt+视频)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5次 大小:2765918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6课,三国,鼎立,课件,20ppt+,视频
  • cover
(课件网) 第16课 三国鼎立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班门弄斧 有借无还 三国知多少 下面这些歇后语都出自三国故事,请补上后半句: 周瑜打黄盖, 关公面前耍大刀 , 刘备借荆州, 1.要了解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以少胜多的原因 2.要知道三国鼎立形成的原因和影响。 2.要正确评价曹操、诸葛亮等历史人物。 一、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曹操为什么能赢? 袁绍 败 曹操 胜 ①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 ②经济上:开荒屯田。 ③军事上:军事才能出众。 ④重用人才。 骄傲轻敌,听不进正确意见 作用:曹操统一长江以北大部分地区。 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三顾茅庐的故事 诸葛亮 功盖三分国, 名成八阵图。 ———杜甫 二、赤壁之战 作用 赤 壁 之 战 公元208年 孙刘联军和曹操 以少胜多 孙刘联军胜利 时间 交战双方 战争特点 结果 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基础 赤壁之战曹操为什么失败? ①战略得当,组成联军 ②战术得当,采用火攻 ③地理条件,利用气候 ①客观:官兵来自北方,不习水战,水土不服 ②主观:因实力强大而骄傲自满;松懈、轻敌;战术失误 谦虚谨慎,骄傲必败; 重视利用自然条件; 培养观察思考的习惯; 团结可以战胜强大敌人等。 我们能从赤壁之战吸取哪些经验教训? 三、三国鼎立 三国鼎立局面是怎样形成的?原因何在?它的形成有何历史意义? 直接原因: 赤壁之战 根本原因: 魏、蜀、吴三经济、军事实力势均力敌,缺乏统一全国的经济基础。 蜀汉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开发西南地区 吴国造船业发达, 船队曾到达夷洲 三国的治理与开发 曹魏重视 兴修水利 当堂检测 1.东汉末年,形成了许多割据一方的军阀,其中实力最强的是黄河中下游的( ) A.曹操和袁绍 B.刘备和孙权 C.曹操和刘备 D.孙权和袁绍 【答案】A 【解析】由题干中的关健信息“黄河中下游”,可知实力最强的是占据河南一带的曹操和占据黄河以北的袁绍。 2.历史上的曹操以少胜多打败袁绍,奠定统一北方基础的战役是( ) A.长平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答案】B 【解析】200年,曹操采取声东击西、各个击破的战术,歼灭袁军主力,为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础。 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首诗中的“烈士”“壮心”分别指的是( ) A.项羽 灭掉刘邦 B.诸葛亮 光复汉室 C.汉武帝 巩固大一统 D.曹操 统一全国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这是一首学生耳熟能详的曹操著名诗篇《龟虽寿》,描写曹操踌躇满志,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故选D。 4.赤壁之战是东汉末年最精彩的一场大决战,这场战争参与兵力之庞大、人物关系之复杂、政治影响之深远都是非常惊人的。赤壁之战的交战双方是( ) A.曹操和袁绍 B.曹操和孙刘联军 C.孙权和刘备 D.袁绍和孙刘联军 【答案】B 【解析】曹操南下后,经诸葛亮、周瑜等说服,孙权联合刘备抗曹,双方组成约五万人的孙刘联军,在长江沿岸的赤壁一带和曹军对峙。由此可见赤壁之战是发生在曹操和孙刘联军之间的决战。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 袁绍 曹操 官渡之战 曹操 孙刘联军 赤壁之战 魏 蜀 吴 三国鼎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