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356944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6.2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二课时)课件(共25张PPT)

日期:2024-06-17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0次 大小:322858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5张,课件,课时,第二,化学性质,教版
  • cover
(课件网) 6.2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二课时) 第六章 金属 5 典型例题 4 课堂小结 3 新课讲授 2 课堂导入 1 知识回顾 1 知识回顾 2.金属的物理性质(共性): 、 、 和 ,这些正是金属所共有并区别于非金属的物理性质。 有金属光泽 导电性 导热性 延展性 1.金属材料包括_____(如铁、铜、金等)与_____(如不锈钢、铝合金等)。 合金 纯金属 3.金属的特性 金属具有特性的原因:若干物理性质的差异,如_____、_____、_____等物理性质差别较大。 密度  熔点 硬度 熔点最高的金属是_____,熔点最低的金属是_____,密度最大的金属是___ ,密度最小的金属是_____,硬度最大的金属是_____,硬度最小的金属是_____。 铬 钨 汞 锇 锂 铯 4.合金: (1)定义:一种金属与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非金属)熔合形成的有金属特性的混合物。 (2)合金的物理性质: 合金与组成它的金属相比,硬度_____、熔点_____。有的合金还有_____等优点。 高强度、耐腐蚀、强磁性 增大 降低 (3)新型合金材料:_____ 钛合金 2 课堂导入 我国有着悠久的金属冶炼历史,也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的金属文物。大家或许注意到过这么一个现象:铁、铜制品易生锈,而黄金制品却一直光彩夺目。 生锈的铁剑 生锈的铜钱 古代的金锭 金首饰 为什么同样都是金属,差别却如此之大? 3 新课讲授 金属的这些现象差别只从物理角度考虑是不能解释的,实际上,这与金属的化学性质的差异有关。 那么,金属有哪些化学性质呢? 我们通过实验来认识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 01 变化多样的化学性质 学生实验探究 目的:认识金属的主要化学性质 【猜想与假设】 之前我们学过镁条、铁丝、铜片都能与氧气反应,据此我们假设其他许多金属也能与氧气反应;此外,金属与酸或某些盐溶液也能反应。 【实验与事实】 [实验6-2]金属与氧气反应 1.Mg与氧气的反应 镁条在常温下的反应:镁条表面易形成一层氧化膜 【回顾】镁条在氧气中燃烧 现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粉末状固体、放出大量的热。 2Mg + O2 === 2MgO 点燃 化学方程式: 2.铁与氧气的反应 【回顾】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 铁丝在常温下的反应:常温下,铁不易于氧气反应。 3Fe+2O2====Fe3O4 点燃 化学方程式: 3.铜与氧气的反应 【回顾】铜在氧气中加热 现象:红色金属变为黑色固体 2Cu + O2====2CuO 化学方程式: 【解释与结论】 许多金属都能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物。 思考:有没有例外呢? “真金不怕火炼” “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既使在高温下也不与氧气反应。由此可见,并不是所有金属都与氧气反应,除金外,银、铂等金属也不能与氧气反应。 由上述实验可以得出: 镁、铝等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 铁、铜等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 但在高温时能与氧气反应。 金、银等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 总结:大多数金属能与氧气反应,但反应的难易程度和剧烈程度不同,其中活动性顺序比较为: 镁、铝>铁、铜> 金、银 [实验6-3]金属与稀盐酸(或稀硫酸)的反应 实验操作:准备3支试管,编号1、2、3,在每支试管中加入等体积的稀盐酸,然后分别在1号、2号、3号试管中加入适量的铝条、铁钉和铜片,观察现象。 1 2 3 实验现象: 1.铝与稀盐酸反应: 2.铁与稀盐酸反应: 3.铜与稀盐酸反应: 反应剧烈,迅速产生大量气泡 反应缓慢,有气泡产生,无色溶液逐渐变为浅绿色 没有明显现象 铝、铁与稀盐酸能发生反应,铜与稀盐酸不反应,三者与酸反应的强弱顺序为: 其中,能与酸反应的金属为活泼金属。 铝>铁>铜 【解释与结论】 1.铝与稀盐酸反应: 2.铁与稀盐酸反应: 2Al + 6HCl = 2AlCl3 + 3H2↑ Fe + 2HCl = FeCl2 + H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