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359908

18《在长江源头格拉丹冬》课件(共35张PPT)

日期:2024-09-2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5次 大小:1199766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在长江源头格拉丹冬,课件,35张,PPT
  • cover
(课件网) 在 长 江 源 头 格 拉 丹 冬 马丽华 八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1、体会本文把对景物的描写与身体状况、内心体验、邈远思绪融为一体的写法。 2、欣赏作者笔下的各种景物,感受其雄伟、圣洁、瑰奇的特点。 3、把握课文的写景顺序和角度,理解作者对自然的感悟和思考。 教 学 目 标 4、品味文章看似随意实则精巧的语言 。 教 学 重 难 点 学习目标 蓝天白云,雪山草地,冰川大河,美丽的西藏宛若人间天堂。 课堂导入 作家马丽华在西藏工作近三十年,足迹踏遍大半个西藏,写下了许多介绍西藏的文章。1987年3月上旬,作者跟随电影摄制组走进各拉丹冬,领略到壮美的雪山和奇异的冰塔林,写下了一篇游记。 课堂导入 马丽华,女,当代作家。1976年,作者在23岁的年纪“被一种单纯的热情、理想和信念所鼓舞”进入西藏,在西藏生活了很长时间,走过了很多地方,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在此基础上,她创作了很多以西藏为题材的作品,如长篇报告文学《青藏苍茫—青藏高原科学考察五十年》,散文集《追你到高原》,长篇散文《藏北游历》《走过西藏》等。1997年《走过西藏》获全国优秀畅销书奖,2001年获得西藏珠穆朗玛文艺奖。 作家作品 写作背景 1978年1月13日新华社:长江的源头在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雪山西南侧的沱沱河,长江全长不止5800公里,而是6380公里。随后《辞海》和有关书籍相继采用了这次考察成果。一个月以后美联社报道,中国长江取代了美国密西西比河,成为世界上第三大河。 各拉丹冬位于青海省杂多县唐古拉山乡境内,位于东经91.0°,北纬33.5°,海拔6621米,是唐古拉山脉最高峰,藏语意为“高高尖尖的山峰”。 写作背景 各拉丹东冰川位于格尔木市唐古拉山乡境内。各拉丹冬,藏语意为“高高尖尖的山峰”,海拔6620 米,姜根迪如海拔6548 米,有南北两条呈半孤形的大冰川,南支冰川长12.8公里,宽1.6公里,冰川尾部有两公里的冰塔林。这高耸入云的冰雪山体和晶宝皎洁的大冰川,是万里长江的源泉。 冰塔林中,有玲珑剔透的冰笋,有高高耸起的冰柱,有形如彩虹的冰桥,有神秘莫测的冰洞,冰清玉洁,是一座奇美无比的艺术长廊,周围为优良的天然草场,有藏野驴、藏野牛、藏羚、雪鸡等珍禽异兽,是探险旅游、登山、猎奇、科学考察的理想之地。 写作背景 1.重点读音 黧黑( ) 棱角( ) 砾石( ) 骤然( ) 虔诚( ) 蠕动( ) 腈纶( ) 敦实( ) 消长( ) 接踵而至( ) 熠熠烁烁( ) lí lénɡ lì zhòu qián rú jīnɡ dūn zhǎng zhǒnɡ yì shuò 基础梳理 2.形近字 蠕( )蠕动 嚅( )嗫嚅 溢( )漫溢 隘( )关隘 yì rú ài rú 基础梳理 3.词语释义 黧黑 形容黑。 秋高气爽 秋天天空晴朗明净,气候凉爽宜人。 气势磅礴 形容气势雄伟盛大。 气喘吁吁 形容呼吸急促,上气不接下气的样子。 接踵而至 形容人或事物一个又一个接连不断地到来。 砾石 经水流冲击磨去棱角的石块。 基础梳理 3.词语释义 历历在目 十分清楚地出现在眼前。 川流不息 (行人、车马等)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 漫不经心 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 光彩夺目 形容光彩鲜明耀眼。 皱褶 皱纹,文中指冰山上的波形纹。 基础梳理 1.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全文以作者跟随摄制组探险的两天行踪为线索,书写了自己在不同地点的见闻感受。 整体感知 2.作者跟随摄制组探险的两天行踪,分别到了哪些地点? 各拉丹冬山脚下 草坝子上 冰河上的砾石堆 冰塔林 冰山脚下 冰塔林 冰窟 冰河之间的砾石堆 整体感知 3.划分文章层次,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第一部分(1、2) 写初见各拉丹冬的景象。 详写第一天在不同地点所见的景象及感受。 第二部分(3—11) 略写第二天再次进入冰塔林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