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鲁教版(五四制)九年级第十八章 物态变化 单元练习 一、单选题 1.“估测”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小明同学对自己相关物理量的估测合理的是( ) A.体温约为26℃ B.眨一次眼约用1min C.质量约为50kg D.手掌宽度约为50cm 2.中华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诗词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B.“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 C.“月落乌啼霜满天”,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D.“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3.医护人员所戴的护目镜容易起水雾。护目镜上水雾的形成与下列现象成因相同的是 A.玻璃上的“冰花” B.嘴里呼出“白气” C.湿衣服变干了 D.雪人直接变小 4.中华诗词蕴藏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对古诗词中涉及的物态变化解释正确的是( ) A.“山明水浄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冰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C.“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D.“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5.中国古诗词中蕴含了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月落乌啼霜满天”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B.“雾里山疑失,雷鸣雨未休”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C.“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雪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D.“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 6.小轿车驾驶室内装有冷暖空调可使小轿车内冬暖夏凉,但是在使用空调过程中常易造成前方玻璃模糊,影响视线,对此叙述正确的有( ) A.冬天,玻璃模糊属于汽化现象 B.玻璃模糊这一物态变化过程中要吸热 C.夏天,车外空气中的水蒸气在玻璃液化使其模糊 D.冬天,要使玻璃清晰,应该打开雨刮器即可 7.下列物理现象成因分析正确的是( ) A.吹电扇感觉凉快是因为电风扇吹出的风能加快人体汗液的蒸发,蒸发吸热 B.手背上擦酒精时感到凉,是因为酒精升华吸热 C.用冰块给发热病人降温,是利用了冰块熔化时放热 D.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饮料瓶外有小水珠出现是凝华现象 8.下列自然现象的形成属于液化的是( ) A.早春,冰雪消融 B.初夏,晨雾弥漫 C.深秋,树枝凝霜 D.寒冬,河水结冰 9.甲、乙两支刻度不准确但均匀的温度计分别测量冰水混合物、沸水和教室内的温度,结果如表所示。则下列对t1和t2大小的判定正确的是( ) 温度计 温度计示数(℃) 冰水混合物 沸水 教室 甲 7 93 t1 乙 4 96 t2 A.t1<t2 B.t1>t2 C.t1=t2 D.无法确定 10.如图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火炬,它的外壳具有“轻、固、美”的特点,而且在1000℃的温度不会起泡、开裂。以下与该材料特性无关的是( ) A.密度小 B.硬度大 C.导电性好 D.耐高温 二、综合题 11.小明在厨房中发现: (1)壶里的水烧开以后,壶嘴上方冒出一团团“白气”,靠近壶嘴的地方,我们什么也看不见。这是因为壶内水沸腾时产生了大量的水蒸气,在壶嘴附近由于温度比较 _____ (选填“高”或“低”),仍然保持气体状态。水蒸气离开壶嘴一段距离以后, _____ 形成“白气”。“白气”进一步上升,分散到干燥的空气中,发生 _____ 现象,我们又什么也看不见了(后两空填物态变化名称); (2)冬天,在炉子上烧菜的时候,火焰熄灭前、后一瞬间会出现如图所示的两种情景,你可以确定图 _____ 是火焰熄灭前的图片。 12.请阅读下面短文并回答问题。 神奇的激光 激光是20世纪的重大发明,被称为“最快的刀”、“最准的尺”和“最奇异的光”。激光是一种颜色单纯的光,激光器发出的光通过三棱镜后不会被分成不同颜色的光。激光具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